换源:
山鬼 第十一章 村民回忆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陈老师一见我,不由一阵儿意外,问我怎么也来了。
我简单说了几句,问他愁眉的样子,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他则苦笑了一声,说:“嗐……也没什么,就是去外面随便转了转。打听到,前天的墓葬发掘现场已彻底被暴雨淹了。”
“淹了,嘶……真被淹了?我之前还无意这么预测呢,那现在岂不是……”
“是啊,很多地方还被水给冲垮了!其中一大批还没来得及挖掘出的文物,遭到了冲毁,那不是被石块碰坏或砸毁,就是浸水严重氧化了,这对地方历史考究而言,无疑将是巨大的损失。由于后面的天气依然不定,考古队暂且只能停止工作。作为一个从事新闻报道的人而言,难免会感到有些可惜啊!”
我也感到很惊讶,但似乎又在意料之中。
我给他递了一把椅子,让他坐了下来,想着用谈话来缓和一下气氛。
“怎么样陈老师,在这两天,生活上过得还好吧?
他略点了点头:“嗯……暂时没什么问题,说来大伙还都挺热情。”他说着,又看了看我:“你呢,你那边还过得习惯吧?一个人,没遇到什么困难吧?”
我微微笑了笑:“我,能有什么不习惯的?我可不像郑哥从小娇生惯养,我本来就是打农村长大的娃,这乡下的生活我还觉得挺怀念呢!”
没成想刚一说完,倒是被一旁的郑哥瞪了一眼,显然他的注意力不全在电视上。
陈老师见状笑了笑。我这时翻了翻挎包,从里面取出一本子,递给了陈老师。
“您看看吧,这新闻稿我大体就这么写着。看看这如何,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他看了几眼,然后点点头,表示大体还行,小的细节可以稍加处理。
他放下了本子,却是突然看向我,又莫名其妙地问了我一句:“小郎啊,你这次来,是不是还带着什么问题来的啊?”
我听着,有些意外。
“什么……您为什么这么问啊?”紧接着我又换了一句。“不是……我的意思是,您怎么知道我是带着问题来的呢?
陈老师又“呵呵”笑了笑。“感觉,凭感觉!”
“感觉?那您这感觉,也太准了吧!
“除了感觉,还有走访!”
他说到这儿,我却是越来越听不懂了。
他继续接着说:“因为我早就听说了,那户老人家所住的那山坳里经常闹鬼,村里有很多人都说亲眼看到过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比如,一些夜晚走动的白影,奇怪的脚步声,那儿可谓村里时常舆论的焦点。想必这两日,你已经有所感觉了吧?”
我忙点了点头,又压低了声儿道:
“哎……还真是!具体来说,我发现那吴大爷家的二楼,有些不正常,我觉得里面可能有什么猫腻儿。这两夜我经常能听见那楼上有怪异的动静,听起来并不像是什么耗子扰动的声音,那声音总让我感觉有些不寻常。”
见他正听得认真,我又继续道:
“还有,我今天早上专门还查看了一番,发现他家二楼根本就没有入口,而且整个二楼四壁,都被一层刷了漆的铁皮封裹着,根本不清楚里面到底有什么。那吴大爷呢,更是对这二楼只字不提。”
陈老师保持着沉默,没有说话。
“除此之外,我了解到当年那因山体垮塌所埋的十几户人家,坟墓都被葬在了那望郎坡之上。奇怪的就是,那几十座坟似乎经常有人打理,而死这么多人,为什么又都不立碑呢?那看起来,嫣然就是一座座的小土丘!”
陈老师插了一句:“说不定,肯定是老人家经常在打理吧,毕竟都是一个村子的!”
我说:“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当我看到了那些坟上插着的花之后,又觉得不像。他一个老人,不太可能老爬到那山顶上去,而且那些花的捆扎方式,更像是出自女子之手,做得很细致。”
陈老师一听,皱起了眉头,说道:
“我听说,上龙头山跟下龙头山的人,以前一直不怎么来往,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更奇怪的是,下龙头山村民遇难后,竟连个吊唁的外乡人都没有,最后还是政府给出面安葬的。”
“啊,不会吧?”我有些惊讶。
又继续听他说:“我打听过了,以往下龙头山的人思维跟生活习惯比较传统,他们还遵循着一套部族规则,不太喜欢跟外面人交往。我听说他们都姓龙,似乎都是一个族的,有很多传下来的族规。”
我这时也插了一句:“那吴大爷呢,他难道不是姓吴吗?他也住在那下龙头山啊!”
陈老师点点头,也显得有些疑惑:“嗯,是啊!也许是除了他以外,或者,他是后来才搬到那儿住的!”
正说着,门外突然走进来一个人,似乎是一个村民。只见他手里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