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山鬼 第二十三章 史说戴卡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看着古人书籍中的各种离奇记录,我就忍不住幻想着当时的那种场景。敢情真像小时候大人吓唬小孩时说的那样,说是黑夜的深山里时常能听见鬼在嚎叫,专吃不乖乖睡觉的娃儿。
下午时,我闲得无聊,又转到了考古发掘现场,想看看墓葬发掘得怎么样了。有没有挖出了什么绝世珍宝,好大开眼界。
然而,现实却不如愿。我发现那警戒线仍拉着,但却没人守着,一些墓坑正搭着棚子,地上散乱着一些工具,像是用于舀水之类的。现在估计是处在休息时间。
另外一些墓坑已被水给灌满了,这类坑比较大,估计光靠手舀,舀个三五天都不行,那水面依然是浑浊的,能看见露出来的一些腐烂的黑木头,看着像是棺材板儿。
这时,从一侧传来一个声音,那人问我是干什么的,说闲杂人等不能靠近发掘现场。我一看,那人正站在墓葬区旁所搭建的一个临时帐篷里,五十多岁老头儿的样子,手里端着一个杯子,似乎正喝着水,一副教授模样。
我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他则走了过来,说即使是记者,没有许可也不能随意出入,说完让我赶紧离开。
面对这种人,我深有感触,尤其是专家学者,有的性格古怪,对普通人真的是低眼看人。如果你没有说到对方感兴趣的东西,那他可就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说什么都听不进去。
但我随即机灵一动,说是特来想向他请教一些关于学术上的问题。果然,那家伙忽然眼神和善起来,说是,不如到帐篷里细细讨论。
我喝着一杯热水,突然灵光一现,想着就把县志上记载的关于龙头山山鬼的部分给他看了看,说道:
“这位老先生,您看你们这考古研究历史的,对龙头山这一带应该是比较了解吧!就上面这几则记载,您怎么看哪?”
对方戴上眼镜,对着内容看了好一会儿,似乎觉得颇有意思。最后,他揉了揉眼,反而这么问道:“你,为什么要给我看这个?”
见我没有急着回答,他却又问了一句:“难道,你们记者,也喜欢报道这类东西?……这鬼怪之类的,又怎能知道它是真,还是假呢?”
我忙回道:“不!这跟我目前的职业没关系,我只是个人比较好奇,特来向您请教请教,看看这山鬼到底存不存在?”
对方看了看我,接着说:
“哦,你是在研究山鬼啊?……实话说吧,这几则地方志所记载的内容,我以前也看到过!
恕我直言,史料古籍的确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但古人所记的东西,有时也并不能保证全是真切的。这就像传消息一样,第一个人说的可能最接近原本,但传到了第二个人,第三个人,千千万万个人之后,也许跟最初的真像就差了十万八千里。古籍里,有时候也会存在这种现象。所以说,你想要核实这东西是否存在,是否是真的,光靠书籍可不行,除非它也像墓葬或遗址一样,留有实体的东西。”
我听着,觉得突然像被掐到了死穴。的确!想要弄清楚山鬼,目前我除了知道书籍里古人有记载,其他的就没什么有力的证明了,无迹可查。
我有些不甘心道:“可……可那天,那天山鬼在龙头山的确出现过,全村当时几十双眼睛都盯着那看呢!这该怎么解释呢?”
不料,对方却笑了笑。“我虽然不是警察,但我们搞历史研究的清楚,这世上鬼是绝对不会存在的,就像死人待的墓里绝对不会有活人一样。那指定是谁那晚在山上装神弄鬼,这种事我见的多了,不足为奇。至于那晚死了人我也听说了,我觉得多半是意外,或是碰巧。两者其实没有多大关系,顶多是凶杀。”
我沉默了一会儿,不知道再说些什么好,但听他这么说,有些地方似乎也挺有道理,无力去反驳。
我又问:“那您能不能给我大体介绍一下这龙头山的历史呢?我虽知道一些零碎的,但想了解更多。”
他笑了笑。“看来,你还挺好学,性子有点像我。”
他喝了一口水,接着说:“……这龙头山啊!说特别的,也没什么特别的,从很早开始,龙头山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这地区附近曾出土过那时期的相关生产工具,而随着人类文明的推演,从各个时期特征来看,龙头山都是当时这附近地区人类活动的重要聚集地,这里曾有过重要的军事堡垒、城镇以及驿站等。总的来说,天下安定,这里自然安定;一旦有战乱,这里就总处于战火的最前沿,因为它地处边界。”
我想了想,又问:“那这地方,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件,或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
他顿了顿,又皱了皱眉头。“你这问题可问得……因为有些事有史可查,有的却无从考察,历史上发生的事太多了,这如何说得完呢?”
“那您就说说,这战乱时期的龙头山吧!因为我觉得,这历史每当有大的变换时,多半都是因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