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山河长生 第二十七章 勇冠三军威名扬(十三)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徐海眼见情势不对自己身上有伤也不能硬接,急忙向后退去随后一掌长击地面,靠着反坐之力拉开了与来人攻势的距离。
拳风才停人便跟至,俞大猷豪然当前威风烈烈,伟岸雄壮的挺拔身躯挡在了俞长生和沈炼的面前将两人护住。
俞大猷方才一直在后掩护俞家军的伤员兄弟们突围无暇抽身,但远远听得徐海的声音,他放心不下赶忙击溃了挡在身前的倭寇贼兵前来援助先锋众人。
徐海为了击败俞长生和沈炼已经受了内伤,现在俞大猷赶到,正面一战自己恐怕再无胜算。
却见俞大猷周身阳明真气溃涌升腾宛如龙将跃渊,此刻自己再不甘心也要先行避战了。
突然徐海朝一个方向冲了出去,俞大猷起初本以为对方要逃,却见徐海却是直朝着秋叶丹和陆流的方向所去!
原本秋叶丹和陆流应对藏点红和夜西愁就十分吃力处于劣势危险之众,两人现在都各自受伤血染衣袍,此时要是徐海突然施以偷袭那她两人只怕一招都难以顶住顷刻间就会被格毙击倒。
俞大猷急忙也全力朝着那四人激斗之处跑去,俞长生和沈炼才刚互相搀扶起身,却见徐海这般行径也赶紧追了上去!
却见徐海第一时间并没有攻向秋叶丹和陆流,他虽然冲在前面,但若是强行攻杀两人,即便能当场了结这姐妹二人性命,但与此同时俞大猷也必然会在他背后夹攻出招,届时前后不能兼顾,那徐海自己恐怕也会死在俞大猷那雷霆万钧的虎拳龙掌之下。
是以徐海冲来只是朝夜西愁和藏点红使了个眼神,随即三人便撤出了与秋叶丹和陆流的鏖战激斗,这一下俞大猷等五人都被徐海三人甩在了身后。
俞大猷心中担忧并没有反应过来徐海的真实意图,只是着急赶紧冲上去挡在了秋叶丹和陆流的身前。
这时徐海突然又回过头来,正面俞大猷等人,猛得一招“摩诃般若掌”朝其攻去,藏点红和夜西愁也一起隔空拍掌而来。
俞大猷眼见三人正面齐攻以为徐海是想避免刚才自己遭受背后夹击之势,这才要与属下汇合一起合力攻杀,他右拳瞬间以虎变龙转做掌形,一掌拍去将三人的掌风震荡而顶。
一招相接却发现对方掌势只是空有来势,场面汹汹但力道稀松,却见徐海面露冷笑,手臂一弓一推,借着俞大猷的掌风之力将的身子整个反顶了出去!
藏点红和夜西愁也是有样学样,这般借力脱身的把戏俞大猷当年曾经使过,不想现在徐海等人也学了过来。
眼见三人一下退去脱身,俞大猷这才明白徐海一开始就是假意要攻杀秋叶丹和陆流,他只是想逼迫俞大猷前去保护两人不敢轻举妄动,趁势带走两名心腹随即借力退去。
同样的脱身技巧俞长生和沈炼虽也见万木春用过,但他们忧于秋叶丹和陆流的安危,是以也未加防备没有提前警示俞大猷。
还不及俞大猷决定是否追赶,却听得徐海远远以高深内力声喝指挥倭寇重兵道:“俞大猷本人就在这里,尔等速速围攻,能杀得此人者本佛赏赐千金!”
这倭寇贼兵之众本就是因利而聚的亡命之徒,耳听的东海佛爷悬以重赏,也顾不得和俞家军的厮杀,纷纷调转方向冲着俞大猷等人的地方包围杀来!
突围的俞家军本就只有不足两千之众,一路冲锋再是势如破竹,俞长生被徐海一挡至此现在也锋芒已搓,十倍之众的倭寇顷刻包围上来众将士依然陷入苦战险境。
现在俞长生、沈炼、陆流、秋叶丹四人都受伤不轻,俞大猷赶紧挡在众人身前,他手中夺帅拔出剑吟生啸,攻杀而来的倭寇更莫能近,会被砍杀或被俞大猷“流星逐月”的腿法踹飞!
这时突然听得一阵鸟铳声(明朝火枪)的火击之响非常临近,一门炮响震耳欲聋随后更是将附近一片倭寇炸倒轰飞!
徐海这一声呼喝,虽然指挥调集了倭寇,但是也让赶来救援接应的戚继光找到了众人的位置!
戚继光和刘显在山下的攻势极为顺利,戚继光所安排的十一人阵法所向披靡,一路冲杀上山打倒倭寇不计其数,而明军将士却鲜少伤亡。(历史上戚继光将军用兵与倭寇作战,战损比之惊人可以达到1:200)
两人率军冲击敌阵虽然打开了一道缺口路线,但是乱军之中却始终难以找到俞大猷等人汇合,反倒是徐海这一呼喊,反倒帮了大忙。
眼见援军终于到了,俞家军众弟的士气又再次提振,一个个猛攻怒杀,手中的长枪刀剑已经成了一团乱银盘舞,俞大猷和俞长生等人更是一马当先,率领兄弟们朝援军方向杀去汇合,倭寇之众虽然人多但面对这样的进攻锋芒却也再不能挡!
俞长生虽然受了不小的内伤,但他这时过于兴奋,依然冲在最前,他一拳狂啸而去,将面前贼兵人群瞬时打出了一个大豁口,终于得以与戚继光和刘显的援军汇合!
这时俞长生一口鲜血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