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山河长生 第二十七章 勇冠三军威名扬(十八)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俞长生一下还未曾反应过来秋叶丹是什么意思,俞大猷连道:“对对对!此话所言极是,一有因一得果,皆是缘分;看我相看人相,全是造化。
能得相遇经历生死是缘分天定,而如今几经磨难还能重逢再聚可生生造化,今日军中兄弟和好友俱在,又有胡都堂和徐军师,俞大猷请诸位见证,正式收俞长生为我弟子。”
俞长生闻言一下倒是懵了,陆流高兴地连连冲他使眼色,秋叶丹见他不动则是上来踹了他一脚道:“这笨小子,还不赶紧跟师父磕头行礼!”
俞长生忍住眼中热泪,忙到俞大猷面前跪下,三叩九拜五体投地郑重行拜师之礼。
俞大猷大笑着将长生扶起,双手重重拍了拍他肩膀道:“好小子!好小子!本门终于后继有人了。”
秋叶丹又笑着道:“你如今也是做人家师父的人了,这小子可是恭行了大礼,你总不能双手空空什么表示都没有吧。”
俞大猷也笑道:“谁说我要空手了,这收徒礼物八年前我可就想好了,现在正是送给他的时候。”
说罢俞大猷右手内力一凝聚,“砰地一声”自身边将恩师李良钦当年送给自己的铁棒凭空拿了起来。
这“夺帅”铸成多年但如今依然崭亮若新,通体乌色好似黑玉隐隐通透,通体雕盘的暗金猛虎威严闪烁。拔出棍橇,内中的荆楚长剑更是锋刃如光,任凭旁器如何攻伤于它都未能留下损迹。
俞大猷将夺帅拿在手里掂了掂,随即举到俞长生面前笑着说道:“从今天起,夺帅就是你的了!”
时隔八年,俞长生又一次握到夺帅,他双手不禁有些颤抖,浑身激动地战栗不止,他心中暗自发誓,这一次任谁也不能从他手里把夺帅抢去!
俞长生双手承接神兵,叩谢俞大猷道:“徒儿多谢师父!”
俞大猷先是一笑,然后又摇了摇头笑道:“还是继续叫先生的好,我就喜欢这称呼,如此听着才配得上我这诗人的身份!”
众人听俞大猷打趣玩笑又是一齐大笑哄闹,庆功盛宴此时更是到达了高潮!
欢宴之后第二日,俞长生直睡到日上三竿,他一觉醒来先回了回神,凭借其高深的内力听到了校场中士兵的操练之声,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这段时间所经历的一切都并非是南柯一梦,都是自己真真切切的经历,他终于找到了俞大猷。
回想起自己在草原的这些年俞长生反倒感觉是那么的不真实,像是大梦一场一般,在那里的时光并没有给身上他留下太多痕迹,只有俺答给他随身带着的匕首和金子是经历的证明。
俞长生不禁从腰间拿出那柄匕首端详神思,也不知道此生还会不会回到草原,会不会再见到孛儿只斤·俺答了,想到这里长生也有了一丝伤感。
突然间,俞长生想到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他自见到俞大猷之后,先是忙于突围作战,而后在庆功宴上也只是讲了讲当年坠崖后所发生的事情,自己是如何死里逃生又远赴鞑靼的,而在极世山庄的事情却未曾和俞大猷细说。
他现在需要尽快将沈如淮送给他的《山河图》交给俞大猷!
想到此间俞长生赶紧起身,确认好《山河图》完好放在怀中后就立马去找俞大猷。
俞大猷此时正在军府和胡宗宪、赵文华等人总结统计此次的作战情况和商讨写给朝廷的奏疏内容。
军中将士看到俞长生来都十分热情带领他前去大堂,但听得俞大猷此时正在繁忙公事,俞长生便在堂外等待。
俞长生格物诀内力太高,虽然隔着一段距离,但依然能隐约听到内堂中的只言片语,虽然听大不清内容,却是能分辨得出来内中人虽然言语客气但意见不合。
等了大约半个时辰,赵文华走了出来,虽不知他争论的如何但脸上还是始终保持着一副笑眯眯的样子。
赵文华见到俞长生也在此间,对他说道:“俞少侠好啊,此处乃是我明军中枢所在,即便你是总兵大人的爱徒,但是身无任何官位军职,擅自来此重地也是不合规矩的。你虽是武林中人,但在这里一些江湖上的习气还是收敛一些的为好。”
俞长生确实怕自己的行为哪里不对给俞大猷带来麻烦,虽先前和赵文华有所不睦冲突,但俞长生还是点了点头,向赵文华行礼。
不多时胡宗宪和俞大猷等人也陆续走了出来,眼见俞长生到此,胡宗宪也十分友好,他对俞长生言明此次上奏朝廷的表文会将他的功劳也一并写进去。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会给予他正式的武职,现阶段就请俞长生暂时在胡宗宪的幕府中担任幕僚参将。
此职位虽然不是军中的正式武职,不属于朝廷认定给予的官方官职,但是胡宗宪的幕僚在明军中的地位一向是举足若轻的。
徐渭军师在军中的威望之高自不用多说,而他也一直只是胡宗宪的幕府军师,并没有领受朝廷的任何官职。
俞长生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