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神秘的罗先生 边境丛林狼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天渐擦黑,在这南方莽莽丛林里,没有一丝凉爽,只有闷热、焦灼。树蛙悬于野芭蕉的巨大叶片上,看似镇定实则局促不安~
这是树蛙的产卵期,生命下一个轮回的延续……
“咝~~咔”,不知从何处窜出来的黑蛇,它盘踞在比芭蕉叶稍高一些的树枝上,吐着信子搜索活物。显然,它发现了藏于芭蕉叶下的树蛙。它不动声色,在锁定、在测距。它压制自己贪婪的欲望,耐心等待猎杀的时机。
就是此刻,它以极快的速度出击,一口咬住正在产卵的树蛙,迅速绞杀吞咽。
丛林就是这么残酷,不会理会你何时何地、是不是在繁衍甚至交配,只是因为饥饿和猎杀本能……
“唰…锵!”树蛙还没被完全吞咽,一个莽汉持开山刀追砍过来,他手起刀落,把黑蛇头斩杀了下来。他用空洞的眼神斜视着斩落的蛇首,然后军靴一抬将蛇头踩成肉泥——这是一双俄式军靴。
军靴的主人享受着杀戮的快感,如同一匹出没在丛林里的饿狼!
这里,是边境!
这里,距离969高地直线距离10公里!
我们一行共十个尖兵,潜行在这茂密又闷热的丛林之中。此行的目标很明确~1是弄清楚对方的部署和防御体系,为后期炮兵团的大规模精准打击做准备;2是找出长期潜伏在边境附近的敌特工人员,配合主力部队进行围歼及铲除。
我想起出发前师长的嘱咐:炮兵侦察雷达“柏林”,一共两台,其中一台,在几天前被对方的特工偷袭并炸毁。炸毁炮侦雷达之后,这些人员并不像常规作战部队那样火速撤离。而是停留下来,以斩草除根的决心设置了一连串陷阱,企图将附属的雷达兵一举消灭。
这个举动着实可恶,这根本就是在蔑视我方人员的战斗能力和反应速度。不过对方确实够实力执行这个任务。不仅越货了还不忘杀人,杀人了还能全身而退,必定不是一般的敌特人员。而找出、围歼这些敌精英特工人员,亦是我们此次侦察任务中要完成的既定任务之一。
“找出长期潜伏在边境附近的敌特工人员,配合主力部队进行围歼及铲除”——师长这一句话,总是在我耳边回响。几乎让我忘了此次还有另外一个任务。
这些特工,应该是和835团一样的狠角色。出手快、狠、准!既然棋逢对手,那就互相伤害吧!我下意识的检查了身上的武器装备和刀具。
为了快速、顺利的完成既定任务,这一次我们携带的大都是比较小巧且火力相对较猛的79式冲锋枪。
对79式冲锋枪,我们是又爱又恨。枪的长度740mm左右(枪托打开),所使用的子弹是比5.56mm更大的7.62mm手枪弹。弹匣二十发,枪口初速高子弹穿透力强,比较适合在枝叶浓密的丛林中作战!更重要的是重量非常的轻,满弹状态也就两公斤多一些。这在丛林环境长途行军侦查来说最适合不过了。
但79式的射速太快,弹匣容量又太小,扳机又非常灵敏,很容易在几秒内把弹匣里的子弹打光。最致命的是该枪缺乏空仓挂机功能,在打光子弹以后没有任何提示,射手常常会误以为枪中还有子弹。虽然我们一行人对79式的性能非常熟悉,但也不能在电光火石的枪战现场瞬间做到对剩余弹量100%了如指掌。这在实战中是非常致命的。
换句话说,紧急时刻判断一把武器的剩余弹量,只能靠射手个人主观体感和经验积累。
体感准、经验强=生。
体感偏、经验弱=死。
玩这么刺激,还真不如拔出匕首放手一搏!
所以在我个人的理解里,79式只适突袭!就是在对方毫无准备的时候,突然袭击火力压制!侦查任务恰恰就是需要这种出其不意、突然袭击。
执行这种复杂任务,肯定不能配备单一武器和装备,所以我们留了一手:安排人员配备了微声、微光、微烟的85式微声冲锋枪(这是和粟师长求了好久求来的宝贝铁疙瘩,部队还没有正式列装,权当实验即实战了)。这枪的精度虽然没有79式那么好,但起码没有79式那么容易割手不是。况且在一些非常规场合,这枪还是有它独到的用处的。
此外,81式突击步枪当然也得配两把,万一要打个遭遇战或突围,79和85那点火力,肯定是不够对方装备的AK这种常规突击步枪火力压制。
自从和余亮、黎可可一行三人用VR灵境技术来到这里,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卷入边境冲突越来越深。从第一次遇到通讯兵小战士开始,到接到部队电文,继而进入到模拟训练场认识了罗朴一他们三个。再接下来智取605、969高地后,奋力激战退敌保护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到最后,他们三人不幸中弹牺牲,献身于边境苍茫大地,埋骨青山。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产生自我怀疑,过往的各种经历仿佛是一段又一段强制嵌入我脑中的VR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