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时间果的故事 .2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小芳和小伟再次回到村部落,村口放哨的换成了别家的两个小孩子,他们也认识小芳和小伟,便互相打了招呼后让小芳和小伟进了村子。离开村口时,小芳问他们小熊和小虎俩兄弟呢?他们说他俩兄弟都通过了长老的初步考核,现在都已加入了狩猎队,成为村部落中的勇士了。小芳谢过他们便和小伟进了村子里。
两人当初分到的房子还在,并没有别人居住使用。小芳这次来是专门有备而来的。她特别地带了些棉花种子,种地用的薄膜,各种瓜果菜蔬的种子来,还有水稻,小麦,大豆等的种子和一些鲜花种子,药材种子。还带了些有关介绍如何种植各种粮食,瓜果菜蔬,鲜花及药材以及如何养殖牛,鹿和鸡的书籍来。
小芳先在房门口种上了不同的鲜花。浇了水之后花很快发芽成长,长出花苞,几天之后门口便形成了一个小花圃。女人们见他俩又回来了,便围过来看鲜花。小芳便顺势给了女人们一些鲜花种子。然后她又在旁边种了些瓜果菜蔬和药材。当这些苗出土后,人们又过来观看。于是小芳又给了女人们一些瓜果菜蔬和药材及豆类的种子。很快村子里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满了鲜花,瓜果菜蔬和药材。村部落一下变得漂亮起来。这时小芳在村外的空地上开始种棉花。点种子,盖泥土,压紧,浇水,然后铺盖上薄膜。她让女人们跟着一起种,种子用完刚好两亩地的样子。女人们觉得种地很有趣,她便带着女人们种一种可以吃的东西。她先用带来的折叠桶浸泡水稻种子,然后和女人们一起又整理出两亩大小的两块地出来,翻地,除草,施肥,再把河水通过挖好的小水沟引到清理出并围好的空地上,浸泡压碱。等种子发芽长到了寸把高时,她把秧苗装到桶里带到地边上,给女人们示范如何规范的插秧。女人们觉得很新鲜有趣,便都照着样子跟着一起做。两亩地一两天功夫便插完了秧。然后又在水田旁整理出两亩地种小麦。翻地,除草,播种,浇水,施肥等,半个月的功夫也都干利索了。
这时棉田里棉苗该破碱壳了,水稻田地又该拔稗子草了。这两样活干完,又在旁边整理出两块地来种大豆。大豆种好了,麦田里又该要除草了。总之,女人们慢慢地适应了这样不停地干农活的节奏。看着地里一天一个样的变化,大家虽然累但仍然觉得很开心,并对这些田地里充满了期待。
随着进入盛夏,玫瑰花苞长出来了,小芳教女人们用玫瑰花苞泡水喝。然后西瓜,甜瓜熟了,小芳给人们示范怎样吃西瓜,甜瓜。接着葡萄熟了,小芳教人们怎样用葡萄酿酒,或把葡萄晒成葡萄干。当屋外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时,地里的棉花在打了几遍顶之后棉桃慢慢开始绽放。小麦已经挺直了金黄的麦穗开始被人们收集。男人们专门为此打磨了石器以方便操作。当小麦采收完,棉桃已完全绽开,女人们跟着小芳学摘棉花。她们用编好的藤筐挂在身上,装满棉花后倒入放在地头的更大的藤筐里。棉花采收完两三遍后,大豆也可以开始采收了。最后水稻地里的稻穗都压弯了腰,人们开始用打磨好的石器来收集稻穗。麦穗打谷脱粒,晾晒脱壳,然后用编好的簸箕吹壳扬壳,最后再用被石头打磨出来的磨盘磨成粉面。而稻谷在脱壳扬壳之后就用藤筐装起来分给了各家。小麦磨成的面粉则用石盆,石桶来装。棉花需要用专门的场地晾晒,边晒边捡出棉叶及其他杂物,然后用木棍边晒边拍打,再用手工清理出一个个棉籽。脱了籽的棉花,小芳按照手工课上老师教的步骤做出了纺车纺线,又搭架子做成了织布机来织成布。
很快地,女人们都学会了做纺车来纺线,搭织布机来织布。当棉花都纺成线,织成布后,通过议事厅的决议先用来给长老们做衣服,其余众人则给做成斜搭的披肩和围腰的短裙。当所有的人都换上新装后,农事也已忙完,村部落举行了盛大的活动,人们用丰盛的食物和美酒来感谢自然的恩泽及小芳和小伟姐弟俩的帮助。人们载歌载舞,围着篝火尽情地表达着心中的喜悦之情。在安排完所有收成的分配和冬闲期间村里人的各自值守之后,整个村部落又慢慢地进入了冬天的安静期。
在冬闲时,小芳会教女人们做各种面食,包子,饺子,饼子,汤饭,各种面条等,也会教女人们焖米饭,煮稀饭,做米酒等。用大豆去皮后煮熟了和面做成豆饼或用豆泥煮成豆汁是人们非常喜欢的食物和饮品。毕竟包子,饺子要剁肉馅,这个条件还不太具备,因此做一次很花时间又费功夫。但小芳带来的多种菜蔬丰富了人们的饭桌,辣子炒肉,西红柿炒蛋成了最受人们普遍欢迎的菜品。而用种在房前屋后的各种药材来炖肉煲汤则成了老年人最喜欢的菜品。对所有人来说煮火锅式的菜品方式成为了冬天里家家户户都最喜欢的菜式。
尽管花样繁多的菜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不过女人们在剩下来的大把的空闲时间里仍是闲不住,她们用一小部分棉花种子各自要了些空屋子,在石桶石盆里继续种着棉花。当春天再次来临时,种在石桶石盆里的棉花又使女人们各自收获了五到十公斤的棉花。每家除了各拿出一两公斤交到部落外,家里的每个人都添置了一身完整的衣服,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