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视频通古代,开局直播鹰酱大选 【32】假如中美领土互换,谁更划算一些?李二惊:什么鬼!?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天幕——
【500年前,玉米也传入了我国。】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古代人口增长最快的一个朝代。】
【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从康熙年间的7000万陡增到4个亿,堪称爆炸式增长!】
【而在这种爆炸式增长的背后,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的功劳占据了大半。】
【那么,玉米是什么时候传进我国的呢?】
【据史料记载,虽然玉米是在清朝的雍正年间才逐渐流行,并推广种植的。】
【但是实际上在明朝嘉靖年间,我国就已经大范围出现了玉米。】
【......】
【嘉靖年间《平凉府志》记载:番麦,一名西天麦......花垂红绒于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
【万历年间的《留青日札》中也有记载:御麦出西蕃,旧名蕃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
【《滇南本草》:玉麦须,味甜,性微温,入阳明胃经,宽肠下气。】
【......】
【根据这些记载来看,嘉靖年间的大明已经经常出现玉米的身影,从西北的平凉府到南方的滇南,都有分布。】
【这种大范围的分布一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所以很有可能,玉米在正德年间就已经传入。】
【据《明史》记在,正德十三年,佛郎机“遣使臣加必丹末等贡方物,请封”。】
【再联系《留青日札》上所记述的‘御麦’,很显然,这是一种上供给皇帝的御品。】
【可见,玉米的流入大约就是在正德年间,葡萄-牙人进贡给大明的。】
【但可惜的是,当时的人并不重视玉米的种植。】
【南方的豪绅种植玉米于庭院中,只是拿来作为观赏植物。】
【而医馆的大夫们,也只是研究玉米须的药用效果。】
.................
垂死病中惊坐起......
柳暗花明......
又一村!!!
老朱震惊了!
“什么!”
“我大明竟然早就有了玉米?”
“番邦居然早就将玉米朝贡到咱大明了!!!”
老朱顿时一惊!
而在吃惊之余。
他紧接着便是一喜!
他想起来嘉靖这个后世之君了。
“嘉靖!”
“对,朕记得!”
“在之前天幕的盘点视频中有说过,这嘉靖是朕的后世皇帝,距离朕......也就100多年!”
“再往前......正德!”
“如果这正德朝也长久的话......嘶!说不准也就是100年后的事情!”
老朱顿时大喜!
100年。
说短不短。
但是。
说长那也不长!
....................
“父皇,既然这玉米是佛郎机过上供而来。”
“那我大明何不主动去找那佛郎机?”
“那样的话根本用不着100年。”
“快则十来年、短则三五年,我们就能将这玉米带回来!”
这时。
朱标在一旁提醒道。
一听。
老朱顿时也想到了这一茬!
对啊!
咱怎么光想着等了!
既然知道是从哪里传进来的。
那干脆就直接自己去找哇!
什么?
万一对面不给怎么办?
且别提天幕是不是也投影到了大明之外(当然没有)。
就算他们知道了这玉米对我大明的重要性不给。
咱大不了重建水军......
炮轰佛郎机!
....................
祈祷佛郎机不给吧。
毕竟那样的话。
或许能给大明种下一颗大航海的种子。
“这正德和嘉靖真是两个小混蛋!”
“一个如此高产的粮食,一个能让天下百姓暴增的粮食,竟然被他们视若无睹,反而是成为了豪绅的观赏玩物,简直孽障!”
而在决定并安排了远赴佛郎机寻找玉米的事情之外。
老朱也没忘记嘉靖和正德这两个败家玩意。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