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
李元吉跳了出来,指着光幕,大声嚷嚷道:“这光幕胡说八道!二哥算什么?大哥要是在,肯定比他强一百倍!”
他一边说着,一边还偷偷瞄了李世民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挑衅和得意。
李世民闻言,眉头一皱,眼神如刀,狠狠地瞪了李元吉一眼。
那眼神,冰冷刺骨,仿佛能把人冻成冰块。
李元吉被这一眼瞪得浑身一哆嗦,差点没尿出来。
他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刚刚那股嚣张劲儿,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低着头,像一只斗败的公鸡,蔫头耷脑地缩到了一边,再也不敢吭声了。
“父皇……”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转头看向李渊,语气平静地说道:“儿臣一生征战,出生入死,所求的,不过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而已。”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若是父皇能安稳治理天下,使万民归心,儿臣又岂会生出不臣之心?”
“儿臣这个秦王,也并非不能好好辅佐父皇,共创盛世。”
他的语气,真诚而恳切,似乎是在向李渊表忠心。
李渊听了,却是欲哭无泪。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
他心里苦啊!
他倒是想安稳治理天下,可他没那个本事啊!
他这个皇帝,当得有多窝囊,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
这大唐的江山,几乎都是李世民一手打下来的。
他这个当爹的,除了坐享其成,还能干什么?
他心里明白,李世民这话,看似在表忠心,实则是在威胁他。
意思很明显:你要是能当个好皇帝,我自然会辅佐你;你要是当不好,那就别怪我取而代之了。
想到这里,李渊只觉得一阵心累。
他摆了摆手,有气无力地说道:“罢了,罢了,朕知道了。”
“你们……都退下吧。”
他现在,只想一个人静静。
大秦。
咸阳宫。
秦始皇嬴政端坐在龙椅之上,双眼微眯,看着光幕上的画面。
他那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李世民的内心深处。
“天可汗?”
他轻声呢喃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
“这李世民,竟能被尊称为天可汗,倒是有趣。”
“寡人倒要看看,他究竟有何能耐,能让四夷宾服,万邦来朝。”
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不容置疑的霸气。
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有着绝对的自信和骄傲。
他不相信,这世上还有人能比他更伟大。
即便是这光幕上所说的“天可汗”,他也丝毫不放在眼里。
大汉。
未央宫。
汉武帝刘彻眉头紧锁,面露疑惑之色。
“天可汗?”
他重复着这个称号,语气中充满了不解。
“难道……这李世民,也是匈奴之后?”
他自言自语道,心中充满了疑问。
毕竟,在汉朝时期,“天可汗”这个称号,通常是用来称呼匈奴等游牧民族的首领的。
一旁的霍光,听到刘彻的疑问,连忙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陛下,臣以为不然。”
“李世民姓李,乃是汉人姓氏,理应不是匈奴后人。”
“臣观其在光幕之上的种种表现,以及其所获得的‘天可汗’称号,或许……是他彻底征服了匈奴、蒙古等草原民族,使其心悦诚服,才会被尊称为‘天可汗’。”
霍光分析道,语气中充满了肯定。
刘彻听了,微微点了点头。
“嗯,爱卿所言,也有道理。”
“不过……”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此事还需进一步查证。”
“若这李世民,真能让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倒也不失为一代雄主。”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欣赏,也带着一丝警惕。
大明。
应天府。
朱元璋看着光幕上的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既佩服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又对自己的大明王朝充满了信心。
“李世民一朝,确实是武功盖世,天下莫不臣服。”
他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