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第51章得罪我?杠到底!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一个企业,如果只能从上而下的改变,必定没什么前途。
若想把一家公司发展好,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就必须从上到下都形成一股信念。
做好这一点的公司很少,但只要能做到,必定会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走南闯北的那些年,陈庆宇亲眼见过这样的公司。
其实员工的心态都很朴实,也没什么野心,只要多给他们一点钱,他们就会安心做事。
“你看看这份报纸。”
陈庆宇把手头上的一份报纸,推了过去。
老陈愣了一下,仔细盯着报纸,揣摩着陈庆宇的心思。
东仓经济报的副板块,写了一家比较特殊的火锅店。
海蒂捞。
这家开在魔都的火锅店,刚刚成立一年左右,但是却凭借员工热情的服务,从上到下的一股信念,收获了无数的顾客。
老陈琢磨了半天,也没有琢磨明白陈庆宇想说什么。
海蒂捞,对于20年后的人来说,但凡想吃火锅,就算不去也会听过的一个品牌,甚至是享誉全国的一个火锅品牌。
海蒂捞,一定不是最好吃的,单论口味而言,比海蒂捞更好的,各地都能说出几家来。
但是为什么只有海蒂捞能开遍全国?
就是因为他们的员工标准高,从上到下,都能拧成一股绳。
而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
很多后世的经济学家和行业管理专家,能给出无数理由,但在陈庆宇看来,其实只有一点。
高于行业标准的工资。
别人给1000,海蒂捞给1500,别人给2000,海蒂捞能给3000。
并且只要员工表现的好,海蒂捞就会加奖金,到了总结大会时,表现优秀的员工,甚至还能直接升职,进入行业系统的更高层。
陈庆宇不在乎海蒂捞的服务理念,顾客是上帝这种态度,在他看来有些过于压榨员工,但是他却很欣赏海蒂捞的员工管理理念。
他在设计曼妮的时候,就模仿了海蒂捞的模式。
基层员工,甚至是临时工,都有机会向上爬,而且工资标准,至少是外面的一倍,还不包括其他的各种福利。
他给员工们准备好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但是却总有几个臭狗屎浑水摸鱼,想把这一锅好汤给搅臭。
“老陈,你觉得我过于严苛,但你有没有想过,曼妮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家定位本地的小品牌。
我们要走出东仓,走遍全国,之后甚至要把总部迁到魔都和帝都,我们还会盖自己的大楼,成为享誉世界的大品牌。”
“如果从一开始就不管理严格,如果从一开始就对某些群体故意放纵,等咱们做大了之后,这些人就会成为咱们的致命弱点。
一件小小的事情,会被直接放大到全国乃至全世界面前,到时候,你来承担还是我来承担?”
“赔点钱没什么,但如果因为这些臭狗屎,导致出现了人命官司,你就算有100个亿,你能赔得起吗?
都说人命不值钱,但如果真有人把这件事捅到天上去,我告诉你,不仅仅是你我,整个曼妮都要崩溃!”
陈庆宇对老陈很信任,也很欣赏老陈的能力,所以直接给他从里到外分析了一遍。
老陈上过战场,只不过犯了一点小错误,所以才被迫转业。
他不是不能理解第陈庆宇的想法,他只是没有转过心态,没有理解曼妮的定位。
一个普通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从负债累累变成了千万富翁,恐怕大多数人都已经心满意足。
老陈也是如此。
他觉得陈庆宇这辈子的野心,也就是称霸东仓,然而他却不知道,东仓在陈庆宇心里,只不过是一个小地方。
曼妮不但是一个服装品牌,还是一种消费模式,甚至会改变一个时代的消费理念。
网购模式的魔力,用不了十年就会展现出来,而依托曼妮形成的消费群体,绝对是最先享受网购的群体,也是最先发财的一个群体。
这个消费群体,必须维护好。
老陈眼界没那么长远,没关系,陈庆宇可以手把手的教。
一个小时之后,老陈呆呆的望着陈庆宇,只觉得眼前的迷雾,被逐渐清除,前方的目标变得清晰无比。
“老板,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老陈立刻说道。
陈庆宇点了点头。
如果老陈还转不过弯,他就只能换一个人培养。
有些人注定只能够待在旧时代,好在老陈不是这样的人。
“记住,这些人敢拿公司前景开玩笑,就是我们的敌人,你对他们心软,就等于是在给自己掘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