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双重人格 第十三章 扑空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那两名特工都掏了出枪,是微型的九毫米口径的乌兹冲锋枪。
这一带,被精密的特殊雷达扫描,如有比幽灵出现,仪器会报警,接着就是多架小型无人机带着紫外线灯扑到。岸上埋伏的武装人员也会奔到。
这时通讯设备受到干扰,这两名特工与指挥失去联系。
嗡嗡声响起,无数只无人机带着不太亮的紫外线灯起飞,向江堤而来。
人声鼎沸,多人提着有紫外线电筒的冲锋枪向江堤冲下来。
江边水声有响,声音还是很小,三把紫外线电筒照去,什么也看不见。一道白光电筒光照去,却见江边浮着肿胀的尸体无数!尸体漂到岸边,便慢慢活了,它们慢慢站立,欲登岸上来。
四人都一声惊呼,退了一步。两名特工再次呼叫:“幽灵不止一只!幽灵不止一只!”但他们的通讯器材是沙沙的响,没得到指挥的回复。
岸上不同位置的五名狙击手开始开枪了,他们用的是微光夜视仪,他们只看到多个尸体从水中爬出来,他们在向尸体开枪。
马剑连忙按李雪梅趴下,马剑是吃过流弹的,他知道夹在火力之间有多危险,反幽灵部队的人出手都是狠,他们不太在意旁人的安全。
超自然研究人员的逻辑是:“当你同时站在枪林弹雨中和幽灵前面。那么,枪林弹雨,对你而言是安全的,你活命的机率要比站在幽灵前面大一些。再个,你选择怎样的死法?是被幽灵撕来吃了?或是被寄生了?还是被子弹穿几个洞?”回答这问题的人一般被扣分或被淘汰。沉默不语的人进入下一环节考核……反正,想死或是不想死,都是错误的答案。
狙击步枪的子弹以850米每秒的速度从四人头上飞过射向那些从江中爬上来的肿胀僵尸。
马剑心道:“不是说三年后才有幽灵大举进攻的吗?今天怎么一下就来了几百个?我只带了三排弹夹,……撤退吧!别捉什么鬼了!我们今天被鬼包围了!起雾了!鬼打墙出现!不过不要紧!我们有紫外线电筒!它们再打墙,在紫外线灯光下也是没有墙!我们能杀出重围!……等等!梅姐的电筒能照见它们!这是不是鬼打墙的一部分?”
马剑向两个特工望去,他想到的,人家也想到了,那两个特工其中一人低身跑到江堤护栏探头看。
这时无人机已飞到,无人机上的紫外线灯光照向水面,灯光所到之处,浮尸隐形消失。有紫外线的灯光下,没有幻像。但幻听还是存在,水声,尸体叫声,还在。
那特工反身低身跑回,从李雪梅手中夺了电筒又低身跑到护堤护栏边用电筒向江边照去,白光所照到的地方是有浮尸,左右晃晃,白光照片不到的地方,没有浮尸。而无人的灯光现白光电筒重合时,浮尸则是半透明状态。
无人机超低空贴水面飞行时,所到之处,没有浮尸。
岸上奔下的二十六人也到了。
狙击手们停止了开枪。
众人面面相觑。
一次全力的击出,扑空了!这个幽灵狡猾狡猾的。从它制作的幻境来看,它是高级幽灵!鬼打墙的范围很广,它作出了多个幻像,还有幻音。它还在!
两名特工还在与指挥联系,他们的通讯设备还在沙沙的响。他们抢夺了来增援人员的通讯,结果一样沙沙,通讯毫无作用。
冲下来的人只是按预案第一时间出击,兵贵神速,他们没有得到指挥指令。
行动到这一步就抓瞎了。
再下一步就是任何预案也不顶事,那是考验个人的应变能力了。
……
大型雷达接收器在两百米外的卡车上,这时与指挥人员的通讯中继。空中的无人机所用的紫外线灯耗能极大,它们坚持不了多久。
带队的队长不由将眼光望向马剑,他是没招了,最后一记妙招就是第三十六计,这时他还在犹豫。
王延秋呢?说来搞笑,今天他带人来堪察现场,结果连人带车被李雪梅开的宝马撞下小水沟,他是脑震荡,呕吐不止,现在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所以,这次行动不是王延秋指挥。
……
李雪梅没经历过这样的行动,周围二十多个装备精良的持枪大汉,杀气腾腾,同时又是立站危危。她也将眼光望向马剑,希望他这时说些什么。
马剑伸手入怀,欲掏手枪,但没掏,这时掏出枪等于是交枪。“枪在人在,枪失人亡”是四六一的誓言,这把手枪是四六一留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把枪,它曾是马兰花的。马剑认为自己无权将它交出。
……
众人的优势正在不继失去:小型的无人机所携带的大功率的紫外线灯在减弱,它们只能维持几分钟了,与二百米外的指挥部通讯还没有恢复。
指挥部的总指挥这时也是不知所措:精密的幽灵探索雷达屏幕上这时是出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