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四合院:曝贾绝户,棒梗磕头认父 第一笔订单成交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现在我们新产品刚刚上市,价格一点都不贵。”
“零售价也才五毛钱一瓶,要的多还能再便宜。”
这个价格是郑厂长跟叶清来的时候就商量好的。
一瓶啤酒的成本价大概在一毛钱左右,但这并不包括研发成本,以及设备建厂的投入。
再创办啤酒厂之前,机械厂很多领导都是持反对意见的。
最终是郑厂长力排众议,把事情拍板。
但为此,郑厂长也是立下了军令状。
答应机械厂的股东们,北斗啤酒厂将在未来两年内,收回所有成本,并且开始盈利。
一开始,这件事叶清是不知情的。
直到今天,来酒水会的路上,郑厂长闲聊时候才提起一嘴这个事。
对于郑厂长这种冒然挺进的方式,叶清说不上什么感觉,但总归来说,能帮一点算一点吧。
毕竟一段时间的接触,可以感觉出郑厂长两口子都是不错的人。
“呀,小兄弟,那你这啤酒卖的可不便宜呐,都快赶上大厂的价格了。”那人显然对价格方面不是太满意。
扭头想走,但又想到这药啤,还有额外的功效,心里还有点舍不得。
“这位应该是你的领导吧?让领导说个实在价格,合适我就买。”
问题回到郑厂长头上。
他斟酌半晌,遂才问道:“你准备买多少?”
“先买个五百瓶,效果好的话,再加购。”
五百瓶,在这个情况下,其实也不算小单了。
起码能保证生产线顺利运作起来。
此时的酒厂,效率并不快。
两条线火力全开的情况下,每天大概能生产三百到五百瓶上下。
平均下来,就算每天四百瓶的产量。
而郑厂长心里的最低定价,是在三毛钱一瓶。
换言之,酒厂必须每天稳定日产三百瓶啤酒以上,才有可能在两年时间里,为他的豪言壮志买单。
也就是说,酒厂必须每天稳定入账一百块,才能行。
咋一听,这钱好像不多。
但在这个人月均工资才二三十的年代,每天能够有百来块的毛利润,已经十分难得。
“这样的话,我可以给你便宜五分钱,就算四毛五一瓶好了。”郑厂长斟酌片刻后开口。
熟料那人也是猴精猴精的,听到这个价格立马摇了摇头。
“太贵了,咱这第一次打交道,实实在在的,我接触这行业很久了,知道这玩意的成本价。”
“这样吧,就按照一瓶两毛钱的定价卖给我。”
郑厂长听完直摇头。
真按这个价格来卖的话,啤酒厂指定没法回本,搞不好还得赔钱。
那人见郑厂长不同意,也不再多说什么。
扭头正打算离开。
这时候叶清开口了:“两毛就两毛吧,权当交个朋友。”
“不过我可事先说好,这一批按成本价给你,但是以后再想加订单,最少四毛。”
“没问题,我就喜欢你这小兄弟,为人爽快。”那人露出满意的笑容:“行,那我先从你这下五百瓶订单,回头客人反馈好了,别说四毛钱,就是五毛六毛,老哥我也抢着要。”
“行。”叶清倒也爽快。
一旁的郑厂长脸色微微一变,倒也没说什么。
守了一上午,终于成交了第一单。
叶清如释重负,此行总算没白忙。
郑厂长也明白了叶清的用心,决定降低价格,以量致胜。
首先保证酒厂能够顺利运转。
至于其他的,到时候再想办法。
很快。
第一天的酒水交流会接近尾声,除了中午那位下了五百瓶订单的客人,剩余的时间根本无人问津。
郑厂长此时脸色很沉重。
此行与他的预期严重不符。
叶清看出他的顾虑,出声宽慰道:“没事郑厂长,这交流会不是持续三天吗,咱们还有机会。”
郑厂长叹了口气。
这第一天就不算顺利,还能指望后面两天好到哪去?
不过来都来了,姑且走一步算一步吧。
此时交流会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光头见状,摸了摸饥肠辘辘的肚子,叫苦:“师傅,时候不早了,咱先找到地方落脚吧?”
叶清点点头。
他们除了中午,吃了点剩下的肉包,一整天基本没怎么吃饭。
此时几人也都感觉又累又饿。
叶清看向光头说道:“帮我们找个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