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四合院:曝贾绝户,棒梗磕头认父 064 勾栏听曲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叶清听闻此声,想也没想便一口答应下来。
反正他回去也没啥重要的事,搞不好回厂里,还有一大堆破事等着自己。
倒不如借这个机会,在外面玩几天。
郑厂长见叶清答应的如此爽快,内心也是暗松一口气。
他苦笑一声说道:“小叶,小女的脾气可能有点不好,到时候要是得罪了你,你多担待。”
“厂长,你客气了。”叶清不以为意。
他还不信了,一个小女孩,脾气再臭还能臭到哪去?
“那行。”郑厂长说完,又从上衣口袋里摸出几张大团结:“到时候你把这钱也给待带过去。”
叶清点点头,表示明白。
郑厂长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说了声:“到时候如果方便的话,也可以带小女去拍几张相片,到时候带回去给春芝一解思念之苦。”
随后,他将郑萱所在的学校以及地址等基本信息写给叶清。
“好。”
叶清答应了郑厂长的请求,两个小时后,在中转站下了火车。
郑厂长一路北行,叶清则是乘上赶往魔都的火车。
当天晚上。
叶清就只身一人,来到了久负盛名的申城。
虽说此时只是六十年代,但此时的申城繁华程度,丝毫不亚于后世某些三线城市。
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是洋人开的小汽车。
道路两侧,建着一排排风格迥异的多层小楼。
估计是受到外国人的影响,所以在建筑方面上,更加倾向于国际化。
这一点与四九城恰然相反。
叶清人生地不熟,只得徒步行走在大街上,打算找一处落脚的旅馆。
走了一道,旅馆是没见到一个。
倒是撞见不少戏院的老板娘出来拉客。
这些人以前多半都是从夜总会,妓院转型过来的。
申城解放以后。
这些东西被全面禁止,所有父女都被拉去改造学习。
但也有一些善于钻研的人,改头换面,不开夜总会,改开戏院了。
当然,这里说得戏院,也是十分正规的那种。
客人们去大多图个消遣。
叶清被一个三四十岁的,风雨犹存的妇女拦住去路。
“呦,吴一瞧侬不是本地银吧?”
叶清皱了皱眉,这本地方言,他听不太习惯,但隐约可以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于是点点头:“嗯,我是四九城那边过来的,投奔个亲戚。”
“呀,从辣么远地方来的呀?银找到了咩?”妇女操着地道口音询问一通,瞧见叶清的脸色,心里便有了分寸。
“老板,夜里别走了,阿拉这边是申城最出名的戏院,曲种也全,侬想听什么告诉吾,吾帮你安排呀。”
叶清一听这话,顿时来了几分兴趣。
“哦,都有什么曲儿?说来听听。”
“阿拉这边有申曲、昆曲还有淮剧,侬想听什么,吾这都有。”妇女冲叶清挤眉弄眼解释起来。
叶清一听这个,来了精神。
今夜无事,索性勾栏听曲。
戏院里,装饰古朴,颇有几分古时候的韵味。
叶清专门挑选了一场申曲专场。
唱戏的是两个身材姣好,身着旗袍的本土女人。
皮肤白白净净,脸上浓妆淡抹。
只见其中一个捻着兰花指,面朝观众开起唱腔:“燕燕也许太鲁莽,有话对吾婶婶讲~”
“我来做个媒,包你称心肠。”
“人才相配欸门户相当昂。”
“问婶婶呀,我做媒人可像样。”
传统的申曲唱腔,再加上绘声绘色的演绎,台下是一片叫好声。
叶清虽也是第一次听申曲,但仅仅听了几句,便陷入进去。
婉转悠扬的女声,悦耳动听。
一人唱罢,另一人接棒。
“燕燕侬是小姑娘,侬做媒人不像样~”
另一个紧接开唱:“只管做得对,管啥像不像。”
“我欸来试试也无妨。”
不知不觉间,从未听过申曲的叶清,也被带入进去。
以前的时候,他老是不懂,像老一辈的人为什么都喜欢听这种奇怪的戏曲。
今儿一听啊,他算是明白了。
不管是申曲,还是昆曲。
到最后给人传达出的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慰籍。
很快,一曲结束。
稍事休息,又是一场开始。
叶清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