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时间飞逝,已临近年底。
再过两天,工厂发完年终最后一次工资后,就要开始正式放假过年了。
这段日子里,不论是院子里还是厂子里,除了傻柱时不时被许大茂讽刺两句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事发生。
没有他人打扰,王建国这段时间学习各项技能进展得很顺利,尤其是钳工技术和烹饪技艺。
首先在钳工方面,通过勤奋钻研以及师父赵建设的悉心指导,如今他已经能够独立加工四级零部件,并且加工出的产品合格率也能达标。等到年后上班再继续练习一段时间,必定能通过四级钳工的考核。
至于烹饪技艺方面,因为接近年底,院子里的人们时常会聚餐改善生活,王建国便借此机会,每次都主动准备几道拿手菜。
特别是在小年那一天,由于不用担心做好菜肴会引起他人注意,王建国索性一口气做了满满一桌菜。
反正吃不完的食物还可以放进系统空间保存,放进去的状态多久拿出来依然保持原样,一点都不会变质。
这样一来,加上平日里每天早晚两次做饭炒菜的机会,王建国的厨艺想不提高都难。
其他几个技能,象棋和八极拳都在慢慢积累,唯有医术方面,不出意外的话,在年前就能达到入门水平。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大家至少表面上还能保持和睦相处,然而有些人并不这么想,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欲望无穷无尽。
没错,王建国指的就是秦淮如。
原本在傻柱的帮助下,他们贾家的日子过得相当不错,至少比院子里许多普通家庭的生活要好得多。然而秦淮如对此并不满足。
凭什么别家的孩子都有新衣穿、糖果吃、鞭炮玩,而自家几个孩子却一无所有呢?
这些她秦淮如全都想要,但是家里穷啊,既然如此,那也只能想办法另辟蹊径了。
要借钱这件事呢,秦淮如连考虑都没考虑就直接排除掉了,先不论能不能成功借到,就算真的借到了,将来还不是得还给人家吗?万一到时候他们家依然拿不出钱来还款,那么以后还有谁会愿意再帮他们一把呢?
要想筹款却又不想归还,秦淮如有个主意——那就是发起募捐。只要能让院子里的大伙儿给他们家捐款,这样一来,不仅能安安稳稳地过个好年,而且还不必担忧日后还款的问题。
不过这事不能让自家家人去张罗,必须找一个在大家心中有威望的人出来牵头,这样才能让大家更容易信服。
经过一番思索,秦淮如想起了易中海大爷。首先,他的威望确实够高,这么多年来作为大家公认的一大爷可不是白叫的。其次,易中海正好是她和贾东旭的师傅,若是自己一家开口求助于他,他肯定无法坐视不管。
理清思路后,秦淮如回到家中与贾张氏和贾东旭商议此事。
“妈,东旭,眼看就要过年了,但我这点工资买完定量粮食后几乎就所剩无几了,这年咱家可怎么过啊。”
“淮如,你是已经有了什么对策吧?说出来听听,如果有可行性的话我和东旭一定全力配合你。”
贾张氏果然不愧是跟秦淮如斗智斗勇多年的人,很懂她,秦淮如还没说完后面的话,她就已经笃定秦淮如有了自己的主意。
“我确实是有个主意,不过要把这个计划付诸实践,还需要你们二位的配合。”
“具体怎么配合呢?”
“很简单,一会儿去了易中海大爷家,第一步就是要表现出穷困潦倒的样子,这部分任务就交给妈你了,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来,那我就亲自上阵,剩下的事交给你来做就好。”
“紧接着第二步就是去找易中海大爷借钱,最好多借一点,让他不好意思借给我们。依我对易中海大爷他们的了解,他们家虽然富裕,但平日生活过得非常节俭。”
“可以预见的是,为了不让自己直接把钱借出去,易中海大爷肯定会想别的法子替代,而让大家捐款就是一个最佳方案。”
“最后一步就轻松了,那时咱们只需配合易中海大爷自然发挥,这笔钱自然而然就会到手。”
秦淮如将自己的计策及分析详尽告知贾张氏母子俩,他们认为此法可行,于是饭后,秦淮如便带着贾张氏一起推着贾东旭来到了易中海的家中。
“一大爷,您可千万要帮帮我们家啊!现在我们每天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真是没法过了,更别提过年了。”
按照事先的安排,贾张氏一进门就开始表演起来,她坐在易中海面前,满眼泪水地说。
“老嫂子,你先别急,也别哭了,具体是什么事,你说说看,或许我能帮上你们。”
易中海一边安慰着贾张氏,一边朝一位大妈递了个眼神,这么多年的夫妻,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他们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