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四合院:听见心声,于莉倒追我 018:长线发展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于莉,你太狠了吧。还让爸妈过日子吗?”
李向阳看着姐妹闺房中堆积如山的嫁妆,尤其是竖起的新床。他讲究可持续性发展,为了一颗蛋,杀一只鸡。
划不了。
“向阳,你传家宝给我...”
于莉想说,李向阳把标准抬太高,她爸妈非要掏空家底,争个面子。
“什么传家宝?”
于莉扬了扬手腕。今天大喜日子才戴上玉镯。往后就要压箱底了,毕竟玉镯太珍贵,怕磕坏喽。
李向阳懂了。
那阳绿翡翠手镯,品相凑合,后世值些钱。这年代要赶上困难时期,想换几袋粮食,都没人理。
宝箱中,手镯有好几个。
帝王绿,玻璃种,阳绿,玻璃种紫罗兰,一样比一样极品。搁后世,都是千万起步。
两大箱子中,金银倒是不值钱。
这些奇珍异宝,不是大发横财,或几世积累,根本攒不起来。可惜老爷子走了,无从查起。
要论谁比老爷子阔绰,他想到娄家。
娄家跑路时。
那些金银财宝装了两辆卡车,妥妥的狗大户,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前几天,听许大茂吹嘘,家里安排相亲了。
是娄晓娥吗?
“嗯,就当传家宝吧。今后哪个儿子孝顺,给咱们养老,就传了。不孝顺的,撵出去单过。”
“向阳,你最孝顺。孩子有样学样,肯定个个孝顺。”
李向阳可没信心。
“我去黑市淘了点东西,让爸妈把欠的外账还了吧。都一家人,不兴给了嫁妆,全家吃菜咽糠。”
要让他接济怎么办?
这违背了李向阳躺平的初衷,在四合院也丢不起人。
“好多!”
于莉喜上眉梢,她男人真关心她家人。于莉趁没人注意,偷偷亲了口,蹦蹦跳跳跑了。
于母被于莉喊出来,看见厚厚一摞票,吃了一惊。
“啊,女婿给的?”
于母感慨万分,直说于莉有福气,找了一个好男人。
家里给于莉置办丰厚嫁妆,属于打肿脸充胖子。
这下,多少补贴一些,日子也不用太紧巴了。
“姐夫!”
于海棠讨红包。
李向阳本想来个摸头杀。可于海棠十五岁,不小了,大庭广众之下要避避嫌。
“早准备了,拿着。”
“嘻嘻,谢谢姐夫!”
于海棠喜笑颜开。
“姐夫,太多了吧!”
“多少呀?妈看看。”
于母一把将红包拿手上。
“向阳,海棠哪能拿这多钱呀!海棠,这十块,妈给你攒着。”
于母高高兴兴揣兜里了,顺手给了于海棠五毛。于海棠欲哭无泪,早知道不吱声了。
李向阳给了于海棠红包。
大伯,二伯家的孩子也备着。一共八个孩子,他一视同仁,一人一块。
这群孩子高兴不过三秒,红包统统进了大人兜里。大婶,二婶有样学样,一人换了一毛钱。
几个快哭了。
这辈子,头回摸这多钱,没捂热,就让大人收了?
她就一个姐姐,只能嫁一回呀!
“向阳,妈说中午这顿,就算是咱们结婚办酒了。今后花钱的地方多着了,让咱们省着点。”
于莉是老李家的儿媳妇,凡事为自家老爷们着想。
李向阳带的猪肉,奶糖够丰盛了。
一些人结婚,连酒席也不摆,就分点花生,瓜子意思得了。自家过好日子,何必便宜外人?
丈母娘心疼女婿,啧啧,今后日子美着了!
他家里没亲戚,说了在于家风风光光操办下。这下子倒好,丈母娘给他省事了。
于家摆了两桌酒。
还是大婶,二婶和街坊自带的粮食。
不是于家抠搜。
就算有粮票,每个月24号才统一卖粮,其余时间正规渠道买不到粮食。
于父刚听于母说了。
女婿把他们四处借的工业票,布票的账给平了七七八八。他家风光嫁女儿,面子,里子全挣了。
一高兴,开了一瓶茅台。
李向阳喝了杯,装头晕。
白酒辣口,他喝不惯。他晚上还要和于莉办正经事,不能影响发挥了。
“向阳,别闹啦。让人看见不好,晚上给你...”
于莉俏脸羞红。
“行,下班时间回大院。宣布咱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