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贾东旭的问题,小团团毫不犹豫地说:“是我爸爸刚带我去买的。”
贾东旭依旧不肯罢休:“那你爸爸哪来钱给你买衣服呢?”
“你们家可是大院里最穷的了。”
小团团毫不迟疑:“我爸爸今天钓了很多鱼呢。”
“一起钓鱼的叔叔们买了鱼,给了我爸爸钱。”
那天杨保国拿着钓竿出门时,贾东旭和他妈都看见了。
但他们根本瞧不上他那根旧钓竿,觉得他不可能钓到鱼。
现在听到小团团这么说,贾东旭打死也不信。
“就靠一根破竿子能钓鱼?当我没吃过鱼?”
小团团瞪大眼睛回答:“小孩子可不会说谎哦,说谎的话鼻子会长长呢。”
贾东旭尝试了好一阵和小团团争论,结果发现自己竟争不过一个小孩子,感到非常尴尬。
围观的邻居也被小团团机智又惹人喜爱的模样深深打动。
相比贾东旭的不讲道理,大家更愿意相信小团团的说法。
毕竟,正如小团团所说,孩子是不会说谎的。
贾东旭面子受损,硬着头皮说:“警察同志,你不能听她的。”
“他今天拿根破鱼竿出门,说是去钓鱼,还带回这么多钱,你觉得这有可能吗?”
警官也觉得这个故事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
“杨保国同志,那个钓鱼的钱是真的吗?”他问。
杨保国微笑着轻拍了一下小团团的头,“是的,今天钓的,家里还有两条呢,要不你去我家看看?”
警官紧接着问道:“有人能证实吗?”
杨保国环顾四周,发现阎埠贵也在人群中。
阎埠贵今天一条鱼也没钓到,后来是杨保国送他了一条。感觉到了杨保国的目光,阎埠贵主动站出来。
“警察同志,我可以证明。今天早上在什刹海那边,杨保国真的钓了好多鱼。”
“我当时就在旁边。”
“其他老人都没钓到鱼,所以他们都掏钱买了杨保国的鱼。”
听完这话,周围围观的人都惊叹不已。
谁能想到只凭一根破鱼竿竟然能钓上如此多的鱼?
然而,杨保国就是做到了。
这么说来,这几天他的伙食为什么这么丰盛,显然就是靠着卖鱼的收入。
大家心里一合计,不禁对贾东旭心生鄙视。
“原来他卖鱼挣钱呢,那是人家的手艺嘛。”
“没错,贾东旭这家伙嫉妒人家,他要是也行的话早去钓鱼了。”
“看见别人生活过得比自己好一点,就眼红到报案,这种肚量狭小的人,真想知道咱这院儿怎么会有这种人。”
“完蛋了,这回我们这个院子的名声全让贾东旭这个笨蛋搞臭了,以后我都羞于说是这里的人。”
“确实是啊,就算怀疑杨保国偷钱,就不能先在院子里问问?等老人都解决不了再去报警不迟嘛。”
有了小团团和阎埠贵的证实,杨保国家吃肉的问题也水落石出了。
人们对贾东旭的不满达到了顶点,纷纷对他指责。
此刻,贾东旭脸涨得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在一旁陪伴的秦淮茹也感到了尴尬。显然,两人的行为已经遭到了大部分邻居的反感。
看来以后大家不会再轻易踏进贾家了。
这时,秦淮茹忽有启发,眼前一亮,说道:“警察同志。”
“即便是小团团和阎埠贵所说的都是事实。”
“就算杨保国真的卖鱼,那也算违规牟利,我们现在不指控他偷钱了。”
“我们立刻举报杨保国违反政策谋取私利。”
贾东旭一听见这话,顿时情绪激昂起来,“没错,我这就去举报杨保国违法经营!”
“杨保国,你说自己靠卖鱼挣的钱,看你怎么逃避法律的惩罚吧!”三大爷和小团团之前的供词,正好是揭露杨保国私下交易的证据。
在院子里的所有人都看到这对夫妻一心要整治杨保国,对他们颇有微词。
人家不过是做点小买卖,跟你们贾家人有何干系?
在这里,谁不知道杨家日子不容易,靠卖鱼贴补家用怎么了,你们为什么非要置人于死地呢?
虽然大家心底这般抱怨,但口头上都不敢直言。
现在这个年头,私下交易轻则受罚,重则获罪,无人敢怠慢。
警方也盼着小事化小,偏偏有人报案,那就得按规矩办事。
“杨保国同志,据法规,你今天卖鱼行为算非法交易。”
“得跟我们回去协助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