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四合院:我成国宴大厨!众禽破防 第十三章:开始栽赃李秋!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瞧我这记性!”三叔一拍脑袋,笑道:“李秋一个人住,自然不用想那么多。”
“为啥啊?”三婶不解。
“跟李秋关系好了,他哪天心情好,说不定能分咱们点好吃的呢。”三叔嘿嘿一笑,眼里闪着光。
“还是你鬼点子多,这院里跟李秋亲近的真没几个。”三婶也笑了,夸三叔聪明。
三叔只是笑笑,没再多言。
李秋回到家,洗漱完就睡了。
第二天一早,他又开始锻炼,身体好才是真的好。
那时候没啥玩的,运动就是他最大的乐趣。
刚练完,正打算吃早饭呢,门外突然“砰砰砰”地响。开门一看,是易大爷易中海。
“易大爷,这么早有啥急事吗?”李秋一边准备早餐,一边问。
他知道,易大爷一来,准是有事。
李秋嘴角一勾,轻松地笑道:“昨晚工厂那头突然忙起来,我加了个大晚班,想着大爷您早歇下了,就没去打扰。
回来时院里静悄悄的,我就直接回屋倒头睡了。”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易大爷话里有玄机,但也没直接挑明。
“咱们院里何师傅那可是顶呱呱的,我少去一天不打紧,再说院里年轻人多,个个都能挑大梁。”
李秋机灵地把话题给绕开了,显得既聪明又懂得周旋。
易大爷捋了捋胡子,笑眯眯地说:“我就是随口那么一提,不是专指昨晚的事。
今儿个东旭的事儿,早上得搭把手,一起吃个早饭咋样?”他这是想用温情套近乎,顺便摸摸李秋的态度。
李秋客气地回绝了:“大爷,早饭我就不蹭了,得赶早去工厂。
何师傅手艺好,吃饭不愁,院里的事儿也有人管着,我就不多掺和了,您多担待。”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易大爷这是想拉他进贾家的那摊子事里。
“火化这些事儿,自然有您和贾家的亲戚张罗,我是外人,插手多了不合适。”李秋说话有分寸,明显是想避而远之。
这些场面上的话,李秋早就听习惯了,所以只是微微一笑,不往心里去。
徐主任在一旁看着,心里暗暗点头,觉得李秋这小子是个见过风浪、懂得拿捏分寸的主儿。
徐主任在厨房简单交代了几句,就满意地离开了。
忙完一天,李秋刚到家门口,阎解成就火急火燎地跑来喊:“李秋,院里要开紧急大会,赶紧的!”
李秋心里琢磨着,这会议八成又是围着贾家和易大爷那点事儿转。
想起自己老爹走的时候,易大爷那态度,跟现在比可差远了,李秋不禁在心里笑了笑,然后慢悠悠地起身,啥也没拿,就晃悠到中院,找了个不起眼的石头柱子靠着。
院里长桌已经摆好,三位大爷各据一方,面前都摆着茶杯,悠闲地品着茶。
易大爷坐中间,慢悠悠地拨弄着茶叶;二大爷刘海中斜靠着,两腿大开着,一副大佬派头;三大爷阎埠贵则坐得笔直,等着看接下来的戏怎么唱。
人越聚越多,会议的气氛也越来越热烈。
二大爷清了清嗓子,站起来像模像样地说:“今儿个大家聚一块儿,啥事儿都心知肚明,我就不多啰嗦了。下面请咱们院里最有威望的一大爷,来给大伙儿说两句。”
说完,他还特意给易大爷挪了挪位置。
易大爷喝了口茶,放下杯子,缓缓开口:“最近咱们院里不太平,贾东旭说走就走了,大家心里都不好受。但日子还得往前过,咱们得一起扛过去。
我今儿个代表咱们院子里的兄弟姐妹们,真心真意地跟贾家说声难过,也送上点安慰。特别感谢大伙儿这些日子里的支持和帮助,真是雪中送炭啊。”
秦淮茹听到这话,眼眶一红,站起来给大家鞠了个躬,那难过的样子,看得在场的男人们心里都不是滋味,就连李秋也忍不住多瞅了几眼,但心里头想的却是别的。
“贾东旭这一走,贾家的日子怕是要更难熬了。”易大爷话锋一转,说到了眼前的难题。“大伙儿知不知道,厂里对这事儿有啥安排没?”
后院的孙德海也急了,他家条件也不好,这事儿他挺上心的。
“我记得去年老李走的时候,厂里不是给了点补助嘛?”孙德海边说边瞅着李秋,想找点共鸣。
“对,是有那么回事。”李秋点头,“那除了补助,还有啥别的政策没?比如孩子能不能顶替上班啥的?”
他这一问,院子里就炸开了锅,大家都挺关心的。
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多一份责任就多一份担子。
大伙儿心里都明镜似的,和二叔刘海中、三叔阎埠贵他们也是心照不宣,就等着易大爷易中海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