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虽然我命不好,但我会抓鬼啊 第十二章三清书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虽然被表舅欺骗了一波感情,但是道术还是要学的,毕竟这是为了自己能还阳,没啥好说的。至于表舅,也不能算是欺骗吧,他在这几十年了,好不容易遇着个亲人,想把衣钵传承下去也是很正常的。
就这样,我俩的师徒情分算是定下来了,接下来表舅就给我说起了他的故事。
表舅原名郎青之,就是老崔的远房表舅。小时候眼瞅着活不下去了,爹娘为了条活路给送上了道观。倒不是说道观里吃喝不愁,主要是在道观待着不用被抓壮丁上战场送死。
上了山的表舅稀里糊涂的当了道士。其实那时候当道士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住在道观里,要说好处大概就是师傅每天教教道家经书,能识文断字吧。
山上的这座道观并不是传说中天师道或者茅山宗这种正统的道教流派,创始人是谁已经说不清楚了,中间因为战乱断了不知道多少次了。表舅当时的师傅,也就是观主,小时候跟着师傅云游天下,最后落脚在了这个落魄道观,师傅过世后观主就继承了观主。
这位观主跟着便宜师傅半辈子,也只学了点粗浅的道术根基。成了观主之后,并没有教徒弟们修习道术,原因无他,观主自己也没整明白什么是道术,更没有高深的修为,教徒弟就更不会了。
但好在观主从师傅那里继承了半本道家秘藏,就是表舅说的三清书。其实,山上的一群人都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正统的道教秘藏,甚至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叫三清书。只不过破破烂烂的书皮上就剩下三清俩字,大家也就叫三清书了。
有了这本书,观主算是有活干了,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在研究上面的道术,一直到表舅二十多岁的时候,观主才算是开了窍,把半本三清书学了个十之一二。从此,表舅就成了一名修习道术的道士。
下面的事就是爷爷给我讲过的那一段了,表舅帮我们家封印了牛头怪,自己也受了伤,没几年就去见观主了。不对,表舅没见到观主,而是来了这前站谋了分差事直到现在。
看着表舅追忆的神情,我渐渐的感觉哪里不对劲。
“小亮,你这个表情,可是对为师所言有所疑虑?”
哎呦喂,这就摆上师傅的架子了,可是逮着我这个便宜徒弟了,迫不及待的就想过过瘾是吧?
“师傅啊,您刚才说观主他老人家学了半本三清书……的十之一二,然后教了你,你打了个不知道厉不厉害的牛头怪就成现在这模样了……那我再跟你学,是不是水平还不如你啊……”
安静,非常的安静。
鸦雀无声、落针可闻、阒无人声……还有什么词能形容现在的安静?
其实我有些后悔说这些了,看着师傅的微张的嘴巴、凝固的表情,我突然觉得这些话对这个死后孤独了几十年的老头有些残忍了。
“臭小子,你懂个屁!为师早已今非昔比……”
这一刻,我才对表舅的口才有了一个正确的认知,这老小子洗白自己的本事真不赖。
要说表舅生前确实是小喽啰一个,学了点三清书的皮毛,帮着十里八乡对付几个初级山野精怪还没问题,来一个稍微岁数大点的牛头怪就得换命了。
这一点不用我说他自己也知道,所以,死后的表舅就想方设法的提升自己的实力。
在前站的这许多年,表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应付领导检查,剩下的时间都在研究那半本三清书。不得不说人死了也是有好处的,原本书上搞不懂的道法也变得简单了,真是比开了窍还要管用。
等表舅把三清书上的道术都学会了,他又有了更高的追求。三清书毕竟是残本,只有一半,剩下的一半呢?
这就不好办了,在这鬼地方天天见得都是些什么玩意?是那些排着队等着被敲脑袋的行尸走肉。能指望这些玩意知道三清书失传的部分?别闹,小说都不能这么扯。
好在表舅待在这里的时间够长,总能有点奇遇什么的,最终还真让他找到点东西。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三清书到底是个什么了。
三清,指的就是三清四圣里的三清,分别是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馀天灵宝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
三清书里的道术就是源自这三位道教大能,表舅手里的三清书也不是半本,而是三分之一本。
三清书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符经、遁经和卦经。
符经中的符咒分为很多类,攻击、防守、封印、清身,类别繁复,功能齐全。符经就是表舅早前修习过的,那张镇压牛头怪的符就是其中之一。
遁经记载的是奇门遁甲之术,据表舅说要是精通遁经,天地万物皆可为我所用,到时候撒豆成兵、扎纸为马也就是一抬手的事。
至于第三部分卦经就是知前世、预后世、测吉凶的卜算之术了。这个不用说,精通后就相当于开了挂了,干啥事之前起一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