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虽然我命不好,但我会抓鬼啊 第三十四章 崔叔的店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我已经快一年没回老家了,这次送我去崔叔店里上班,老爸老妈也一起过来了。一方面是舍不得我,另一方面也是回来给爷爷奶奶上坟。
爷爷和老崔生前关系就好,两家共同经历了很多事,困难年景也会相互接济,百年之后俩人又做了邻居。虽然每年清明和年底我们都会回来给他们上坟,顺便收拾收拾坟头。但是这次两座坟头又长满了杂草,坟头也让雨水冲的有些塌陷。
荒郊野外的避免不了,毕竟不是有人居住的区域,有人的干预环境的变化就会小一些。摆好供桌烧纸磕头,老爸找了一根树枝巴拉着烧着的纸钱,嘴里嘀嘀咕咕的小声说着什么。
每次上坟老爸都会在爷爷奶奶的坟前待很久,至于说的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有几次我靠近老爸想听听他在说什么,但是老爸看我凑过来说的声音就更小了,摆明了不想让我听到。
上完坟我和老爸、崔叔一起动手把两座坟仔仔细细的收拾了一遍。看着整齐的坟头,我大概理解了传承的意义。
之前听人说人的死亡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医院宣布的死亡,各个器官停止工作,生命就此结束。正所谓人死如灯灭,这是生理上的死亡。
第二阶段是举行葬礼,生前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和亡者做最后的道别,人生前的社会关系随着人的离世,一笔勾销,烟消云散。这是社会关系层面的死亡。
第三阶段是当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还记的你的人也去世的时候,那就宣告着这个人已经彻底的死亡了。世间再也没有你的任何痕迹,甚至没有人知道你曾经存在过。
上完坟回去,老爸老妈和崔叔他们喝喝茶聊聊天,准备着午饭。晓欣觉得无聊,就嚷嚷着要带我去店里看看。
这小妮子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之前在我家那两天就坐不住,一闲下来就拉着我出去转悠,现在到了自己的地盘上,真是恨不得一天不着家。
说起来我只是知道崔叔是开店的,但是从来没来过,老爸也没和我说起过开的什么店。
我骑着自行车载着晓欣,出了小区直奔往东,晓欣叽叽喳喳的和我着路边的景物。
“哥,你看这个幼儿园,我小时候就在这里上学。有个王老师可好了,我那时候不爱吃饭都是她喂我吃的。”
“还有旁边那个是我的小学,中学就在小学的后面那条街上,从小学的后门出去过了马路就是中学了。”
“看右边看右边,这家肉夹馍可好吃了,老板是个西安人,他说方言可好玩了。哥你给我买一个吧,我都好几天没吃了。”
唉,都这么大的姑娘了,怎么还和小孩子一样。我这一路上都看不过来了,小妮子叽叽喳喳的说的又快,这个还没看完那个又接上了。
停下车买了两个肉夹馍,小妮子胃不好就没放辣椒,为这个还跟我抱怨半天。有了肉夹馍吃,我的耳朵终于能清净一会了,怪不得至尊宝把唐僧打了一顿呢,耳边清净实在是一种享受。
“哥,你说为啥要叫肉夹馍?明明是馍夹肉啊。”
得嘞,这才没吃几口,嘴巴又闲不住了,真是吃东西都堵不住嘴。
“这和古代的表达方式有关,原本的表达方式是肉夹于馍,后来为了方便就肉夹馍了。还有一种说法,一开始是叫馍夹肉。但是方言中这三个字听起来就好像是“没夹肉”一样,所以大家就反过来读了。因为听到的第一个字就是肉,也营造出一种肉量很多,十分美味的印象。”
????中国各地的美食名字还是很有意思的,不光是肉夹馍,还有很多小吃的名字和原产地都对不上号。比如,重庆鸡公煲是山东的,天津大麻花是安徽的。
????小妮子对我的解释半信半疑,主要是不相信我这个从小不爱学习的哥哥能知道这么多。
????哼哼,难道我背地里努力学习也要说给你听吗?
????崔叔的店在靠近郊区的地方,这里不像城区那么繁华,甚至有些冷清。
????晓欣指引着我来到一处沿街楼,我抬头一看,一块“释泽堂”的牌匾挂在店铺正中。老爸不是说崔叔开店卖饰品的吗?这名字怎么听起来像是佛堂啊?我不免有些疑问。
????“店里什么都卖,佛像、念珠、还有藏传佛教的一些辟邪饰品都有。真不知道我爸干嘛要开这种店,我家又不信佛。”
????小妮子开门走进店里,伸出手在鼻子前扇了扇,给我介绍店里情况的同时还不忘抱怨两声。
????在小妮子眼里这大概是一间不正经的饰品店,但是我却觉得很正常。崔叔是三清书的传人,自然也是和鬼打交道的,开这么一间店多半是个幌子,真正的业务应该是帮人驱鬼。
????店铺布置很简单,四周靠墙是木质货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佛像和饰品,正中是一张红木老板桌,上面放了一台电脑,左手边有一张茶几,上面放了一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