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发现场虽然经过了细致的勘查,可除了那一家三口凄惨的尸体和一片狼藉的屋子外,有价值的线索寥寥无几。周边邻居的口供也大多含糊不清,要么是案发时雨声太大没听到动静,要么就是没注意到有可疑人员进出。监控录像呢,也因为那夜暴雨的影响,出现了多处故障,关键时段的画面一片花白,根本提供不了什么有用的信息。
几天时间过去了,大家忙得焦头烂额,却依旧在原地打转,毫无头绪。张绍羽跟着同事们几乎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排查了一个又一个可疑对象,询问了无数相关人员,可每次都是满怀希望地出发,最后却垂头丧气地回来。
李恒呢,一开始那股子骄傲劲儿还没消散,总是在队里大声催促着大家加快进度,还时不时地念叨着自己过往的那些成功案例,仿佛那些经验就能像万能钥匙一样,轻易地打开这起案件的大门。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脸上的自信也开始逐渐被焦虑和烦躁取代,那紧皱的眉头就再也没舒展开过,原本洪亮的声音也变得沙哑起来,只是嘴上还不肯松口,依旧强硬地要求大家按他的计划继续推进,可内心深处,其实也已经对自己当初夸下的海口有了几分心虚,只是那骄傲的自尊心让他不愿意在下属面前表现出来罢了。
整个队伍都笼罩在一种压抑又紧张的氛围之中,大家都清楚,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而那凶手却依旧逍遥法外,那七天的期限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每个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让这支曾经战无不胜的队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随着时间无情地流逝,七天的期限眨眼间就到了尽头。整个刑侦队都像是被一层阴霾死死笼罩着,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每个人的心头都沉甸甸的,仿佛压着一块巨石。
李恒却在最后关头,真的将一个男人带到了警局,同时还呈上了一份看似详尽的口供。那男人被带进来的时候,模样凄惨至极,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满是灰尘与血迹,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到处都是被殴打过的痕迹,眼睛也肿得只能眯成一条缝,整个人虚弱地靠在椅子上,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
张绍羽在一旁看着,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虽说在这起案子里,他参与的部分不算多,但凭借着心中那股对真相的执着劲儿,他私下里可是没少花功夫去调查。他走访了案发现场周边更多的住户,甚至连那些平日里鲜有人注意的犄角旮旯都没放过,又重新查看了那些虽然损坏却还残留些许画面的监控录像,一遍又一遍地梳理着每一个可能的线索,越查他心里就越觉得这案子没那么简单,背后肯定还有隐情。
此刻看着眼前这个被打得遍体鳞伤的男人,张绍羽的直觉告诉他,事情不对劲。这份口供,说不定就是在严刑逼供之下得来的,这个男人很可能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凶手。他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疑虑,走到李恒面前,压低声音说道:“李队,我觉得这事有蹊跷啊,这人看着不像是真凶,咱可不能这么草率就定案啊。”
李恒一听,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不耐烦地摆摆手道:“你懂什么!这案子时间紧迫,好不容易有了线索,有了口供,还能有假不成?别在这儿瞎捣乱了,赶紧把后续工作做好。”
张绍羽一听,心里那股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他提高了音量反驳道:“李队,咱们办案讲的是证据,是真相啊!就这么把人打成这样弄来一份口供,这算怎么回事?万一弄错了,那可是冤枉好人,放过真凶啊!”
两人的争吵声越来越大,引来了不少同事的围观,也惊动了局长。局长匆匆赶来,了解了情况后,却站在了李恒那一边,说道:“现在案子有了结果,社会影响也得尽快平息,先按这个办吧。”
张绍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局长,他怎么也没想到,平日里公正严明的局长,居然也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妥协。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着,心中满是愤怒与失望,声音都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起来:“局长,您怎么也能这样啊!咱们当警察的,不就是为了追寻真相,还受害者一个公道吗?这么不明不白地结案,我做不到,我没法违背自己的良心!”
局长的脸色也变得很难看,严肃地说道:“小张,你不要意气用事,这是经过综合考虑的决定。”
张绍羽咬了咬牙,他知道在这件事上,自己根本拗不过他们,再多说也只是徒劳。一股决绝的劲儿涌上心头,他大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也没必要再留在这儿了,我辞职!”
说完这句话,张绍羽头也不回地转身就走,留下身后一众惊愕的面孔。他的脚步坚定而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踏在自己那颗破碎的心上,可他不后悔,他知道自己坚守的是正义,哪怕为此要告别这份热爱的辅警工作,他也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可能的冤案就这样发生。
张绍羽迈着沉重又决绝的步伐走出警局大门,外面刺眼的阳光洒在身上,却驱不散他心底那片阴霾,反而让他觉得此刻的世界有些恍惚,仿佛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