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天魂分身:我能魂穿古今 第42章 决意迁都挽狂澜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李大人,你这是何意?”一位大臣站出来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
“李大人,你可知迁都意味着什么?”
另一位大臣站出来,痛心疾首地说道,“这意味着放弃祖宗基业,意味着向天下人宣告我大周软弱可欺!如此一来,国威何在?民心何安啊?”
李孝天将众臣的反应尽收眼底,他知道这些反对之声在意料之中。
他们世代居于京师,享受着荣华富贵,自然不愿意背井离乡。
更重要的是,迁都意味着朝廷权力的重新洗牌,他们担心失去现有的地位和利益。
“诸位大人所言极是,迁都的确非同小可。”李孝天不慌不忙地拱手说道。
“但各位有没有想过,如果京师真的遭遇不测,我大周将面临怎样的局面?”
“这……”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李孝天见时机成熟,继续说道:“京师乃国之根本,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外敌虎视眈眈,必将趁虚而入;百姓流离失所,天下大乱指日可待!到那时,我等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一番话,说得众人哑口无言。
他们并非愚昧无知之辈,自然明白京师的重要性。
只是,让他们轻易放弃现有的安逸生活,谈何容易?
“李大人,你所说的这些都只是你的猜测,未必会发生。”一位大臣试图反驳道,“京师城高池深,固若金汤,岂是轻易能够攻破的?”
李孝天心中冷笑,这些人只顾眼前利益,根本看不到事情的本质。
他深知,周朝气数已尽,即使没有这场地震和大爆炸,也会被满清所灭。
而满清入关后,对汉人实行了残酷的统治,那段黑暗的历史,他绝不允许重演!
“各位大人,”李孝天语气坚定地说道,“我知道迁都兹事体大,但事关大周生死存亡,不得不慎重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意已决,今日无论如何也要上奏皇上,恳请迁都!”
说完,李孝天不顾众臣惊愕的目光,转身面向皇上,再次跪下,高声说道:“皇上,臣……”
“皇上,臣恳请迁都!”李孝天字字铿锵,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久久不散。
殿内一片哗然,大臣们面面相觑。
谁也没想到李孝天会如此坚决,竟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逼迫皇上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
永乐皇帝脸色铁青,双眼死死地盯着跪在地上的李孝天,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
迁都,意味着什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那是祖宗基业,是天命所归,岂能轻易更改?
“李孝天,你好大的胆子!”一位老臣指着李孝天怒斥道,“你可知迁都意味着什么?那是动摇国本,是自毁长城!你这是要将我大周江山拱手让人吗?”
李孝天不为所动,依旧跪地不起,朗声道:“皇上,臣一片赤诚,绝无二心!如今京师危在旦夕,若不及时迁都,恐将酿成大祸啊!”
“危言耸听!一派胡言!”另一位大臣站出来反驳道,“你这是在妖言惑众,动摇军心!”
“住口!”永乐皇帝一声怒吼,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他缓缓站起身,来回踱着步子,内心无比挣扎。
他知道李孝天所说并非毫无道理,但迁都事关重大,稍有不慎,便会引起天下动荡。
李孝天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着永乐皇帝,他知道这是关键时刻,成败在此一举。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皇上,臣并非危言耸听。臣近日夜观天象,发现……”
他故意压低了声音,故作神秘地说道:“发现京师上空笼罩着一股不祥之气,恐有灭顶之灾啊!”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议论纷纷,脸上满是惊恐之色。
天象之说,自古以来便为帝王将相所重视,李孝天的话虽然听起来荒诞不经,但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下,却显得格外有说服力。
永乐皇帝脸色阴晴不定,内心更加动摇。
他虽然不信鬼神之说,但李孝天的话却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李孝天察言观色,知道自己已经成功了一半。
他继续说道:“皇上,臣知道迁都事关重大,但事到如今,已容不得半点犹豫啊!请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早做决断!”
说完,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额头与冰冷的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响声。
永乐皇帝看着眼前这个为了大周江山不惜一切的年轻人,心中五味杂陈。
他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李爱卿,你先起来吧。此事……”
“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