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天命人 0048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起义军既得良将,声威愈振。良将屡立战功,天命人嘉之,赏罚分明,全军敬服。由是,起义军军纪更严,战斗力更强。
初,天命人整军经武,严明军纪。令曰:“凡我将士,当以百姓为本,秋毫无犯。违者,严惩不贷。”众将士凛遵,纪律严明,百姓皆拥护之。
及良将至,益重军纪。每战之前,必申明军纪,使将士皆知所守。良将曰:“军之强弱,在乎纪律。纪律严,则士气振;士气振,则战斗力强。”乃定细规,如行军不得扰民、战得财物当上缴、不得私斗等。
一日,一军卒于行军途中见民舍有鸡,欲取而食之。其伍长见之,叱曰:“汝忘军规乎?敢犯百姓之物。”卒惧,乃止。归营后,伍长报于良将。良将即召此卒,责之曰:“汝之行为,坏我军之声誉。今当罚汝军棍二十,以儆效尤。”卒伏地请罪,受罚无怨。自此,全军皆知军纪不可违。
又有一战,获敌辎重无数。有将士欲私取财物,良将察之,即令将私取财物者皆处重罚。并曰:“战得之物,当归公库,待后分配。私取者,与盗无异。”全军闻之,皆不敢再有私取之心。
且良将以身作则,严守军纪。每至一地,必先约束部下,不得扰民。遇百姓有难,必助之。一日,军过一村,见一老妪病倒路旁。良将即命军医为其诊治,并留食水。老妪感恩,曰:“久闻起义军仁义,今日得见,果然如此。”此事传于四方,百姓皆赞起义军之德。
因军纪严明,百姓争相归附。四方之士,闻起义军之名,亦多来投。起义军日益壮大。
良将又重训练,以提高战斗力。每日皆令将士操演阵法、武艺。分步兵、骑兵、弓弩手等,各有训练之法。步兵习阵法,进退有序;骑兵练骑射,驰骋如飞;弓弩手练准头,百发百中。
且良将常亲自督导训练,一丝不苟。见有将士不用心者,即加斥责,令其改正。有一卒,武艺不精,良将亲教之。数日之后,此卒技艺大进。众将士见良将如此用心,皆不敢懈怠,努力训练。
又设比武之制,以激励将士。每月举行一次比武,胜者有赏,败者受罚。将士皆踊跃参与,武艺日益精进。
一日,官军来袭。起义军严阵以待。良将布阵有方,步兵在前,弓弩手在后,骑兵两翼。官军至,见起义军阵势严整,不敢轻进。良将乃令弓弩手先射,一时箭如雨下,官军死伤无数。官军怒,挥军进击。起义军步兵挺枪迎敌,进退有序,如铜墙铁壁。官军不能破。
此时,良将见时机已到,令骑兵从两翼杀出。骑兵如旋风般冲入官军阵中,杀得官军大乱。起义军乘胜追击,大败官军。此役,起义军以少胜多,全赖军纪严明,战斗力强。
战后,天命人闻捷,大喜。嘉良将及众将士之功,赐金帛无数。并曰:“吾军之胜,在于军纪严明,战斗力强。汝等当继续努力,不可有丝毫懈怠。”众将士皆应曰:“诺!”
自此,起义军更加注重军纪和训练。军纪愈严,战斗力愈强。四方官军闻起义军之名,皆胆寒。
又一日,有细作来报,官军集重兵,欲来复仇。良将闻之,不慌不忙,曰:“吾军军纪严明,战斗力强,何惧之有?”乃与诸将商议破敌之策。
定计之后,良将令全军做好准备。加固营垒,储备粮草,检查兵器。并再次申明军纪,令将士不得有丝毫松懈。
官军至,见起义军防守严密,不敢轻进。乃扎营于远处,欲寻战机。良将见官军按兵不动,乃遣一军出城挑战。官军怒,出兵迎战。战不数合,起义军佯败而走。官军不知是计,紧追不舍。
追至一处山谷,忽闻喊杀声四起。起义军伏兵尽出,将官军包围。官军大乱,死伤无数。良将率主力随后杀至,官军大败。此役,官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起义军乘胜追击,连克数城。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天命人见起义军如此勇猛,心中甚喜。乃对良将曰:“卿之能,世所罕见。吾军有卿,何愁大事不成?”良将拜谢曰:“此皆主公之德,将士用命。吾不敢居功。”
随着起义军的壮大,良将更加注重军纪的维护和战斗力的提升。他不断完善训练方法,引进新的战术。同时,也注重将士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起义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暴政,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良将常对将士们说:“吾等起义,非为一己之私,乃为天下百姓。当奋勇杀敌,不畏艰难。”将士们深受鼓舞,士气高昂。
在一次战斗中,起义军遭遇了一支强大的官军。官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但起义军毫不畏惧,凭借着严明的军纪和强大的战斗力,与官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战斗开始,弓弩手先射,打乱官军阵型。步兵随后冲锋,与官军短兵相接。骑兵则在两翼伺机而动。官军虽强,但在起义军的猛烈攻击下,渐渐不支。
此时,良将见时机成熟,令骑兵从两翼杀出。骑兵如猛虎下山,冲入官军阵中,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