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天命人 0072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天命人既入京城,除苛政,安百姓,天下初定。遂思国家之长治久安,非贤才不能为也。乃颁诏四方,求贤若渴。
诏曰:“朕承天命,起义以拯万民。今暴政已除,然国家之兴,任重道远。朕闻贤才者,国之瑰宝也。故广求天下之士,无论贵贱,有才德者,皆可来朝。朕当以礼相待,委以重任,共图国家之昌盛。”
此诏一出,四方震动。有识之士,皆感天命人之诚,纷纷来投。
先是,有一谋士,名曰张良,字子房,乃颍川城父人也。其为人聪慧,多谋善断。闻天命人之诏,遂来拜见。
天命人见之,喜曰:“先生来矣,朕之幸也。”
张良拜曰:“陛下起义,为民除害,天下归心。良愿效犬马之劳,辅佐陛下,成就大业。”
天命人问曰:“先生有何良策,可治国家?”
张良曰:“今国家初定,当以休养生息为本。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使百姓安居乐业。再者,当加强法制,以正纲纪。明赏罚,使善恶有别,人心向善。其三,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兴学校,广开学术之门,使国家人才辈出。”
天命人深以为然,曰:“先生之言,甚合朕意。朕当依计而行。”
遂任张良为丞相,总领朝政。张良不负众望,兢兢业业,改革弊政,推行新法。
又有一将,名曰韩信,淮阴人也。其武艺高强,兵法娴熟。早年落魄,曾受胯下之辱。后投军,未得重用。闻天命人求贤,乃来投奔。
天命人试其武艺,见其勇冠三军,心中大喜。问曰:“将军有何抱负?”
韩信曰:“陛下,信愿为陛下统兵,驰骋疆场,平定天下。”
天命人曰:“朕观将军,乃大将之才。今朕授你为大将军,统领全军。望将军不负朕望,建功立业。”
韩信拜谢,曰:“陛下之恩,信当以死相报。”
韩信上任后,整军经武,训练士卒。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
时有蛮夷入侵,边境不宁。韩信率大军出征,与蛮夷激战。韩信指挥有方,将士用命,大败蛮夷,收复失地。
捷报传来,天命人大喜,嘉赏韩信。
此外,尚有诸多贤才,如萧何,善于治理内政,负责粮草军需,保障军队供给;陈平,智谋过人,常为天命人出谋划策,解决疑难问题;樊哙,勇猛无畏,忠肝义胆,为天命人之亲信将领。
天命人皆委以重任,各尽其才。
一日,天命人召集群臣商议国事。
天命人曰:“今国家渐趋稳定,然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朕欲兴修水利,以利农业灌溉,诸君有何建议?”
萧何出班奏曰:“陛下,水利乃国之大事。臣以为可先勘察地形,规划河道,然后招募民夫,兴修水利工程。”
张良曰:“然兴修水利,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当合理安排,以免影响百姓生计。可在农闲之时,组织民夫施工,给予一定报酬,既利水利,又惠百姓。”
天命人曰:“善。此事就交予萧爱卿负责,务必办好。”
萧何领命而去。
又一日,天命人问曰:“朕欲改革税制,减轻百姓负担,诸君有何良策?”
陈平奏曰:“陛下,可根据土地肥瘦、产量高低,制定不同的税率。同时,减免一些杂税,使百姓得以喘息。”
韩信曰:“还可鼓励商业发展,增加税收来源。但需加强管理,防止奸商欺诈。”
天命人曰:“嗯,二位爱卿所言有理。朕命陈爱卿与韩爱卿共同制定税制改革方案,尽快施行。”
二人领命。
在选贤任能的同时,天命人还注重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他勤奋好学,每日必读经典,以增智慧。他生活简朴,不尚奢华,以励臣民。他礼贤下士,尊重人才,使朝堂之上,气氛融洽。
在天命人的治理下,国家经济逐渐复苏,百姓生活日益改善。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商业繁荣,市场活跃。文化教育也蓬勃兴起,学校林立,学者辈出。
然而,天命人深知,国家的治理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日,有地方官员上报,称一些地方出现豪强兼并土地的现象,导致百姓流离失所。
天命人闻之,大怒曰:“此等恶行,绝不能容忍。”
遂派张良、陈平前往调查处理。二人深入地方,查明实情,严惩豪强,将土地归还给百姓。
又有一次,边境传来消息,有外敌勾结国内叛贼,企图入侵。
天命人紧急召集韩信等将领商议对策。
韩信曰:“陛下,此事不可小觑。当加强边境防御,增派军队,同时分化敌人,使其内部生乱。”
天命人曰:“善。韩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