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田园生活录 第41章、龙潭石窟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喔喔喔”晨起的鸡鸣唤醒了一个又一个睡梦中的人们。山间的晨雾折射着阳光,伴随着村中走过的人影,颇有几分仙境的感觉。
洗漱完以后品尝着喷香的米粥,外面的晨雾也散的差不多,阳光透过树冠撒在大地上。吃饱喝足石怀玉又带着姜川出发了。
石怀玉拿着手电筒在前面引路,姜川在后面跟着。“哥,咱们直接去那个石洞吗?”
“不是,咱们先去稻田。你不是好奇这里的大米为什么好吃吗,满足你的好奇心,自己分析分析。
这是一片梯田在山坡上层层叠叠,沿着山势曲折蜿蜒。放眼望去就像水波一样向远处散发,在梯田的一边有条清澈的小河。河中鱼虾嬉戏追逐,水草随着水流摇曳。
姜川站在山坡顶上,看着禾苗随风起伏,整体就像大浪花驮着小浪花。
“怀玉哥,这稻种秧苗都是村里自己弄的吗?”
“没错从下种到育苗都是村里人自己在做,对了,我老爹应该跟你说过稻种青苗的故事吧!”
姜川点点头,看着石怀玉。
“其实这个故事我们小时候基本上都听过,至于到底是真是假就不清楚了。”
“前些年的时候镇上的种子站推广种子,村里种了一些。每亩地是能多打些粮食,就是不太好吃,现在种的人应该没几家了。”
然后又把姜川领到河边,“刚才离的远你可能看的不清楚,现在仔细看看。”
在远处时只是看着水质不错,但到了进前才发现这河水不是翠绿而是透明。并且是十分纯净一眼到底的那种!
“怀玉哥,这边的水有多深?”
“大概在两米左右吧,怎么样!”
“两米!”姜川有些惊讶,要知道如果水质非常的清澈,阳光照到里面折射回来,就会欺骗人的眼睛给我们造成水不深的错觉。
但是到了两米还能这么清晰几乎透明的程度实在是太少见了,前些年我们搞过消灭劣五类水,治理和改善了一大批水体环境,但是要达到这种程度太难了。
“我们稻田里的水都是从这里引过去的,而且我们为了不影响这里的水质,特意在另一边开了一条渠排水。”
“这么好的水质恐怕直接就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了吧!”姜川自语道。
“是挺甜的,不过这还不是最震撼的,跟我来。”石怀玉挥挥手头前带路。
…………
走了有一会就听见远处隐约传来水流撞击的声音,随着他们一步步的靠近声音也逐渐清晰起来。
慢慢的一座瀑布出现在眼前,目测大概有六七层楼的高度。奔腾的水流从顶端飞驰而下,冲入湖中击起大片水花。蒸腾的水汽上升经过阳光的折射在瀑布上方形成了一道绚烂的彩虹。
龙潭的面积比南山村的湖小,目测差不多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湖面水纹激荡,湖中生长着莲花,有金鱼在荷叶下面躲藏。湖边生有水草和芦苇丛,长着尖喙和一双大长腿的水鸟仔细搜寻水中的鱼儿,瞅准机会一击命中。
石怀玉向前一指:“看看吧刚刚沟里的水都是从这里流过去的。”
姜川打眼一瞧跟刚才的情况差不多,还是一眼到底。不同的是这里的水更加清澈,要不是水面泛起的波纹,可能就会产生眼前是空气而不是水面的假象。
“怀玉哥,这里面能有多深?”
石怀玉下巴一抬:“这边是个缓坡,就算到了莲花那里也不过三四米左右的深度,瀑布山崖那一侧最深的地方估计能有个十来米。”
“边上有船带你划一圈,”芦苇荡旁边打了几个木桩,上面挂着绳子拴着竹筏。
姜川走上竹筏石怀玉捡起地上的竹杆在岸边一撑,竹筏微微一晃缓缓向湖中漂去。
起初竹筏并没有驶向湖中心,而是沿着岸边漂动。大约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就听怀玉问:“小川发现什么没有?”
姜川一愣神回头把走过的路仔细的看了一遍,突然灵光一闪。“太圆了!实在是太圆了!”
“这是天然形成的吗?不会是你们修的吧!”
石怀玉得意一笑:“当然是自然形成的,再说村里人也没工夫来修这个。”
“按照老一辈的说法,山里的水流到这里落差形成瀑布,水流是龙脉瀑布是龙头。而瀑布下的石窟是龙口,那这个湖泊就是龙珠了。”
不知不觉间竹筏转弯驶向湖中央,在快要靠近莲花丛的时候石怀玉突然出声。“姜川你低头看下面。”
低头看去姜川吓得连忙坐在竹筏上,刚才一直说湖水清澈见底。但也没有一个太直观的描述,不过现在有了。这个角度看过去竹筏不像是飘在水面上,反倒像是飞在天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感觉。
现在不是采摘莲子的最好时节,所以就放过了花中的莲蓬,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