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徒与灵 故乡·谜窟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睁眼,在路上,继续睡。
再睁眼,还在路上,再继续睡。
摇摇晃晃,拐过山路十八弯,客车终于熄火了,司机师傅仍然倔强地尝试着发动。路不陡,应该是坐骑年纪大了。
“师傅,麻烦停下车我就在这下了。”寒子锋实在是受不了了,再这样下去非吐不可。反正也没多远了,自己干脆走着去,顺便呼吸下家乡的清新空气。
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老爹老妈就让他回老家来看看爷爷,说爷爷想他想的不行。
看望?说得好听,哪有那么简单,还有任务的。从小到大不知做过多少次这种事,借看望之名,行货运之实。
其实就是做搬运工,把家乡的土特产带一堆回去。寒子锋那是一百个不愿意啊,可又能怎么样呢。
记得有一次,带了一只老母鸡回去,可怜的老母鸡从起点吐到了终点。特别是在公交车上,引得多少人侧目而视,别提多丢人了。
运送到家算是降落了,老母鸡万万没想到,等待它的却是老妈火热的眼神以及磨得锃亮的终结它命运的屠刀。
走在路上,和煦的风夹杂着山野泥土的气息拂过脸颊,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刚下过雨,就是那种所谓的过山雨,来的快去的也快。
太阳再次把光芒充斥天地间,远处的山腰浮现出虹桥,而且还是两道。
正确的说法应当是一道叫虹,另一道叫霓,也称副虹。也很容易区分,霓的红色光在下虹的在上,霓比虹明显要淡一点。
走了一会儿已经可以见到楼房了,现在社会发展的脚步用快已经不能完全形容了。应该说在奔跑,这点在城市里感受还不那么明显,来到乡镇就清晰可见了。
一幢幢精致的楼房拔地而起,各种产业园大刀阔斧热火朝天的干着,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其实,寒子锋还是挺喜欢故乡的感觉,可能自己性格方面影响吧。喜欢安静,喜欢山水田园,特向往那种千仞山,万仞雪,孤舟划破江流野的洒脱快意。
乡镇以前或许交通啊各种不太方便,但现在开发过后就成了缩小版的城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慢步走着,穿过一条条街道,将现实的场景与记忆中的画面重叠,感受着时过境迁的变化。
爷爷家在乡下,那里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古稀之年的老人在那儿无忧无虑的生活着。
爷爷家前面有一片竹林,一条石板铺就的林间小道蜿蜒而上,路的尽头便是其雅居所在,颇有几分隐居的味道。
到了,眼前的门头上挂着一块匾,上书素兰轩。看着这三个字寒子锋心里一动,不由地想起了奶奶。
门开着,可以看到院子里的情形。两株三角梅被人为控制生长趋势,向着彼此延伸,在空中交汇。下面放了一张躺椅,老人躺在上面手持蒲扇悠然自得的哼着小曲儿。
寒子锋轻手轻脚地靠近,准备吓一吓他。然而还不等他有所动作老人手一扬蒲扇就啪的拍在了脸上。
“哼,臭小子!就你还想偷袭我?”老人哈哈一笑。
“爷爷你背后长眼睛啊!”寒子锋笑着上前给老人捏捏肩膀,老人一脸享受,嘴角挂着满足的笑。
爷爷的电话响了,是老妈打来的。
爷爷笑着问寒子锋让他猜猜他老妈会说什么,寒子锋甩甩头,表示这还需要猜吗?多少年了,台词都不带改的...
果然,一切不出所料。
爷爷打开免提,电话接通后老妈先问了爷爷自己到了没有,爷爷说没有,然后她就开始表演了。
哎呀,爸啊,子锋想你想的不行啊!整天念念叨叨,说要去看你,还说特想吃你做的菜,特别是那个猪腿肉啊、腊肉啊、土鸡啊....
啧啧,这么多年了,老爹老妈就这几句台词两个人换来换去说,说的人没感觉,听的人都脸红了...
寒子锋把自己考上好学校的消息告诉了爷爷,老人笑了,笑得那么灿烂,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好啊,好啊!老寒家代有人才出啊,走,去告诉你奶奶,让她也高兴高兴!”说着老人颤颤巍巍起身,拄着拐杖朝屋里走去。
流光易逝,岁月无情。
爷爷又老了一点,腿脚明显没有之前好了。看着爷爷的背影,寒子锋心中一阵感慨。
生活中到处是镜子,投射出的是各个阶段的我们。
爷爷家的房子是仿古建筑,房檐上有几尊脊兽,形态各异。据说它们各有神通分工不同,各司其职。
然而此刻,这些现实世界之外的东西正悄然苏醒,窃窃私语。
“呼——睡醒一觉了又。”
一阵风吹过,名为嘲风的神兽舒服地打了个哈欠舒展着羽翼,“来,让我看看,这家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