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我,万界帝师,门下首徒李世民 第39章 老朱上朝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马皇后听到朱元璋如此自信的话语,心里倒是有些惊奇。
要说世界上最了解朱元璋的人,马皇后当仁不让。
大明洪武皇帝自有其雄才大略之处,要不然也不能从元末乱世的群雄中脱颖而出。
但相对的,朱元璋这人也自己不足的地方。
首先,老朱经常说自己“布衣”出身,但有一说一,他这纯粹是给自己的脸上贴金呢。
什么叫“布衣”?
历史上同样自称布衣出身的诸葛亮早就给出了答案。
你家里至少要有几百亩地,祖上虽然没出过位极人臣的大官,但至少要有人当过郡县级别的首脑,同时你还要有几十上百户的佃农帮你种地。
这样你才能从小不用劳作,刻苦攻读你家里传下来的无数经典子集。
只有这样出身的人家,才能向别人介绍自己时摇着羽毛扇子云淡风轻的来上一句“臣本布衣”。
老朱?
你也配称“布衣”?
说这些并不是鄙薄老朱的出身。
相反,老朱能从开局一个碗做到九五之尊更能说明他的雄才大略。
但出身过低的他从小到大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活命上了,他没根本没有时间和条件去接受传统的士大夫教育。
说白了,老朱他不大会当皇帝。
不但马皇后明白这点,老朱自己也明白这点。
所以老朱现在治国就突出一个字:“肝”。
他自从登上皇位之后,每天就只睡五六个钟头,而且从来没有休息过一天,平均每天批阅奏扎一两百份份,处理国事三四百件。
可以说,老朱在皇帝这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007”了一辈子。
马皇后知道,自家男人之所以这么辛苦,除了多疑不大相信自己的臣子之外,还另有一份心虚在里面。
像如今这般自信,马皇后倒是第一次见到。
不过不管怎么样,马皇后都支持自家男人。
“那我就等着看陛下大展神威。”
老朱呵呵一笑,在马皇后的服侍下吃过了早饭,然后上朝去了。
今天早朝的一项重要讨论内容,就是洪武通宝的铸造和发行。
这是大明建国以来第一次铸造钱币,里面的事情千头万绪。
要铸造多少铜钱?
铸造铜币要采用什么样的铜、铅配比?
铸造铜钱所需的铜够不够?
由那个机构铸造钱币?
要不要给各个地方铸币权?
还有,有大臣说可以沿袭宋元就出现的纸币,印制一些大明宝钞,这个建议要不要实施?
宝钞发行之后要如何使用,朝廷收税的时候要不要回收宝钞?
大明的臣子们围绕这些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见和建议。
老朱也搞不清他们提得这些意见里,哪些是真心,哪些有自己的考虑。
所以这件事情在朝堂上讨论了许久,老朱一直都拿不定主意。
事情迟迟定不下来,下面的臣子们也非常的着急。
一来现在的大明的确非常缺钱,急需要新的铜钱进入流通环节。
二来,一些别有用心的臣子也想浑水摸鱼,如果拖延下去,恐怕夜长梦多。
可是等今天的早朝开始之后,大明臣子们发现他们的皇帝似乎已经胸有成竹了。
不管是铸钱的技术细节,还是钱币发行的具体事宜,老朱都信手拈来般处置了。
出于公心的谏言,老朱都虚心采纳,有时还会提出更完善的补充。
不但如此,老朱还严厉的指出了一些建议的荒唐之处,对于提出这些谏言的官员,也毫不留情的进行了处置,或是罚俸,或是罢官,其中一个用心最为险恶的,直接就被老朱给抄家灭族了。
老朱雷厉风行的处置,让朝臣们噤若寒蝉。
要说哪个皇帝最敢向自己的臣子下杀手,那肯定是老朱莫属,这家伙动不动就剥皮萱草谁不怕?
不过老朱打了一巴掌之后,又给了一个甜枣。
“你们这些臣子,老是抱怨朕给你们的俸禄低,这次铜钱铸造出来之后,给你们的俸禄翻倍。”
这下子底下的臣子们无不喜出望外。
要不怎么说老朱有点不大会治国呢,在大明初年,老朱给官员们的俸禄太低了。
就拿一个正七品的知县来说,老朱给定的年工资大约折合人民币四万多块。
也就是说,一个县长的月工资大概在三千多块钱。
听起来似乎还凑乎。
但你别忘了,县长还要养自己的一大家子人,甚至还要养好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