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我,万界帝师,门下首徒李世民 第62章 辎重营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工业化一听好似就和技术革命挂钩,仿佛必须有巨大的技术革命才能出现工业化一样。
如果只看辎重营这些工厂所用的技术,其实都没有超出时代太多,似乎和工业化差的太多。
但是工业化并不只是技术问题,工业化其实是一种思维。
不是技术革命推动工业化,而是具备工业化思维之后,才能推动产生技术革命。
在华夏古代,除了极少数时间,大多数的工业生产都是师徒传承下的作坊模式。
打个比方说,打造兵器的铁匠,会带着几个徒弟完成从铁锭到成品的每一个步骤。
这样效率极为缓慢不说,而且还会因为出现各种意外,导致很多技术就此失传。
而在苏正的指导下,辎重营却打破了这种传统模式,而是采用了后世更为科学的组织模式。
首先是流水线模式,一个工匠只负责整个工序的某一部分。
这样一来,不但是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而且在相应的环节中,对工匠技术水平的要求也降低了许多。
再加上苏正利用后世的知识积累,整合提高的技术水平,就建成了现在这些学员看到的这个辎重营。
与其说苏正这是建造的辎重营,还不如说这是一个工业中心。
苏正一边带着所有学员视察辎重营,一边将工业化建设的思路讲述给这些学员们听。
实习课的好处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
苏正教给学员们的知识,不再是课堂上干巴巴的讲述,而是有实例在前。
不但李世民这种好学生听得醍醐灌顶,就连朱由检这种天资有限的学生,也能听懂七八分。
“同学们,现在你们谁还要这样的炼钢炉?如果想要的话,也不用等实习课,我现在马上去给你们去建一个。
但是得了鱼的,就别想再学打渔的本事了,之后也不能再进这辎重营了。”
李世民这些人急忙摇头,他们都是有格局的皇帝,自然不会做这种买椟还珠的事情。
但是他们这时却有了新的问题。
李世民道:“可是苏先生,我和项同学和赵同学几个是负责带兵的,没有办法多来辎重营学习如何促进工业化啊。”
苏正知道李二这是觉得不公平了。
有一说一,让李世民他们帮刘备带兵的确有点技术扶贫的意思。
不过苏正这么安排,也不单纯的只是想薅学生的羊毛。
“李世民同学,我差不多明白你们的心思,但是工业化并不只是‘制造’这一个重点。
而且你们都是一国之君,并不是工匠,你们需要学习的不是工业制造,而是工业化思维。”
听了这话,李世民这些天分好的皇帝已经有所领悟,但其他的学员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苏正继续解释道:
“工业化不光是生产,还有需求,还有应用,你们在兴汉军带兵,既是需求方,也是运用方。
所以你们即便不在辎重营,也同样有能够学习的地方,比如如何利用工业化思维建设目前的军队,同时也需要研究工业时代新的作战形式。”
听到苏正这么说,李世民等人心中马上有了新的领悟。
是啊!
虽然他们之前没有接触过所谓的工业化,但是打仗就是打钱,就是打物资这种基本的道理还是懂得。
同样有五百士兵,披甲还是不披甲,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作战其中的差别就非常大。
别的不说,光是行军,披甲士兵和无甲士兵就有很大的差别。
几十斤重的盔甲,行军的时候必然不能穿在身上,所以你必须给这样的军队配置足够牲畜。
光有牲畜还不行,你要有配套的车辆吧,这样才能在行军的时候运送盔甲。
所以军事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军事战术的变更。
想到这些的李二他们,心中那股不平之气也散去不少。
苏正又道:“大家也不用担心自己学的东西不全面,这次在刘备同学这里实习,你们负责带兵,等下次实习课,你们就可能分到辎重营,或者道其他的地方。
所以你们都安心的进行实习课,在这个补习班,只有你们自己学的不好,不会出现你们想学却没得学的事情。”
李二等人听了这话,心中也是一振。
是啊,自从加入补习班之后,他们在苏先生这里学到了多少天书一般的知识,怎么能对苏先生安排的课程感到质疑呢?
到了此时,李二他们才想起自己等人来辎重营的目的,他们是来要马蹄铁、马镫、盔甲这些东西的。
但是此刻看来,他们想要的那些东西对辎重营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