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我的哥哥是刘邦 第91章秦军的困境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薛郡城外,秦军营地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压抑而沉闷。营帐错落林立,却没了往日的森严气象。长期对薛郡的围攻,如同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消耗战,将秦军的粮草储备渐渐蚕食。
主营帐内,秦军主将李由满脸怒容,手中的竹简军报被他狠狠摔在地上,“啪”的一声脆响,在寂静的营帐内格外刺耳。
“混账!粮草供应怎么会成这副样子?士兵们都快饿肚子了,还怎么打仗?”
他的吼声中满是愤怒与焦急,副将们垂首而立,大气都不敢出,营帐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自围攻薛郡以来,秦军每日消耗的粮草数量惊人。后方补给线漫长且崎岖,运输艰难重重。加之刘交军队的骚扰,运粮队伍多次遇袭,粮草损失惨重。
如今,营地中的粮草储备捉襟见肘,士兵们的口粮一减再减。伙房内,伙夫们看着锅中稀薄得能映出人影的粥,满脸无奈。
“就这,兄弟们怎么吃得饱?还怎么打仗?”一个年轻伙夫嘟囔着,声音里满是抱怨。
旁边年长些的伙夫叹了口气,无奈地说:“有这粥喝就不错了,听说后方粮草供应也出了大问题,再这么下去,怕是连粥都没得喝了。”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士兵们的饥饿感愈发强烈,怨言也在营帐间悄然蔓延。
一些士兵开始私下议论,对这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产生了怀疑。“这仗打得,天天饿肚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就是,再这么下去,不用敌人打,我们自己都得垮了。”
这些话语,如同火星,在压抑的秦军营地中悄然埋下了不安的种子。
与此同时,刘交的军队瞅准时机,进一步加强对秦军的封锁。
精锐小股部队频繁出动,像鬼魅般穿梭在秦军补给线上,劫杀运粮队伍,破坏粮草囤积点。刘交深知粮草对军队的重要性,只要牢牢掐住秦军的补给命脉,胜利的天平便会向己方倾斜。
在他的指挥下,士兵们士气高昂,执行封锁任务时奋勇争先,给秦军的补给造成了极大困扰。
秦军的士气在粮草短缺与连续受挫的双重打击下,一落千丈。原本整齐的巡逻队伍,如今变得稀稀拉拉,士兵们眼神涣散,脚步沉重。
训练场上,军官们扯着嗓子吆喝,督促士兵训练,可士兵们却无精打采,动作迟缓。一个军官见状,怒不可遏,拿起鞭子狠狠抽在一名士兵身上,怒吼道:“都给我打起精神!就你们这副样子,还怎么打仗?”那士兵被抽得惨叫一声,却只是默默忍受,眼中满是愤懑与无奈。
随着不满情绪的积累,终于有士兵按捺不住。在一次巡逻任务中,几名士兵故意放慢脚步,对军官的催促置若罔闻。
军官大怒,欲要严惩,却被士兵们集体反抗。“我们都快饿死了,还怎么巡逻?你要是有本事,就给我们弄点吃的来!”士兵们的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与愤怒,军官一时竟被震慑住,场面陷入僵持。
秦军将领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紧急聚集在主帅营帐内商讨对策。
李由眉头紧锁,在营帐内来回踱步,焦虑之情溢于言表。“如今粮草短缺,士气低落,若不尽快解决,我军必败无疑。诸位可有良策?”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与期待。
一名副将小心翼翼地开口:“将军,依末将之见,咱们可派精锐部队强行突破敌军封锁,打通补给线。”话还没说完,另一名副将立刻摇头反对:“不可,敌军封锁严密,贸然派兵,只会白白送死。
况且士兵们饿着肚子,哪有战斗力?”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却始终想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营帐内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沉默良久,李由咬了咬牙,神色凝重地说:“看来只能如此了。
立刻派使者前往后方,请求支援。让他们务必尽快筹集粮草,派重兵护送,冲破敌军封锁送到前线。同时,加强营地防守,防止敌军趁虚而入。”众将纷纷领命,随即着手安排。
在秦军营地一角,使者们备好快马,怀揣紧急求援文书,趁着夜色悄悄出营,朝着后方疾驰而去。然而,他们刚出营地不久,便被刘交军队的眼线发现。
消息迅速传回薛郡,刘交得知秦军的困境后,心中暗自欣喜。他立刻召集将领们,目光坚定地说:“秦军粮草短缺,士气低落,如今又派人去后方求援。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封锁,绝不能让他们的援军和粮草顺利抵达。
同时,全军进入戒备状态,做好准备,等待秦军崩溃。一旦时机成熟,我们便发动总攻,彻底击败秦军。”众将领们斗志昂扬,齐声应道:“谨遵公子号令!”
刘交深知,要彻底切断秦军补给,仅靠现有的封锁力度还不够。他亲自部署,将封锁部队分成多个小组,分别埋伏在秦军后方补给线的关键节点。
同时,安排擅长追踪的士兵,时刻紧盯秦军使者的动向,确保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