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我就是天 第十九章 刺客蒙了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大殿的空气如同沉积多日的黑云,压抑而沉重。大皇子的死讯在金銮殿内激起一圈圈的震惊回响,如同巨石投入湖面,激起滔天怒浪。
乾帝面色铁青,眼中燃烧着烈火般的愤怒。他站在龙椅前,微微俯身,扫视着殿下的儿臣和群臣,目光冷冽如刀,令人无法直视。他的拳头紧握,隐隐青筋毕露,显示出内心怒火的炙热。
“吾儿惨死,尔等可知罪?”
他低沉的声音宛如雷霆,在大殿中滚滚回荡,压得每个人的心如同悬着的石头。大臣们纷纷躬身,将额头几乎抵在地面,不敢抬头。空气中,肃杀之气盈满,让人窒息。
此时,站在一旁的邹伯元,细心地观察着四周。他的眉头微皱,内心隐隐升起一股诡异的预感。他环顾四周,发现平日里常伴君侧的武将几乎无迹可寻,原本应当出席的众多军中要员皆不在列。
“奇怪,今日为何武将如此稀少?”
邹伯元在心中疑惑,眼中闪过一丝深思。他隐约感到,这像是一个早已布好的局,一个引诱刺客自投罗网的圈套。而那最大胆的谋划者,貌似正是头戴帝冕的乾帝自己。可若是圈套,为何要搞死自己的亲儿子呢?
再加上东厂掌印太监观如海的未曾现身,更使得邹伯元的疑虑加深。他知道,观如海是皇帝身边另外一把尖锐的刀,而他的缺席绝非偶然。
乾帝一抬手,打断了沉重的寂静,语气坚毅而冷酷:“传朕令,彻查此事,一定要揪出幕后主使,决不能让吾儿白白死去!”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急匆匆地走入大殿,面色激动,却又略带茫然,单膝跪地:“启禀陛下,刺客已被擒获!正在押解途中。”
霎时间,整个大殿的气氛随着这句话骤然变化。大臣们抬起头,面面相觑,似乎无法相信事情竟如此顺利地水落石出。他们纷纷窃窃私语,眼神中夹杂着震惊与疑惑。
乾帝听罢,只是轻哼一声,神色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镇定。显然,这个消息并未超出他的预料。他的嘴角浮起一丝冷笑,威严的脸上显露出一种胜券在握的自信。
邹伯元目光微微一动,他心中的猜测几乎得到了证实。他察觉到乾帝目光偶尔扫过来的审视默默低下头,假装自己十分惶恐。
“陛下圣明,臣等当竭尽全力,协助彻查。”
众大臣纷纷表态,声若洪钟,态度出奇地一致。
乾帝眯起双眼,沉声说道:“任何人,若胆敢背叛大梁,此次就是他们的下场!尔等务必警惕。”
风声呼啸而过,透过殿内幽暗的光线,凝聚成一种深沉的压力。而邹伯元,看着殿内众人或坚定、或忧虑的神情,心中暗叹:原来这一切,竟在他意料之中。乾帝,果真心思如海,深不可测。
只不过,背叛大梁.......莫非大皇子.......
不敢想不敢想,这大皇子疯了不成?乾帝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居然敢行此等逆天的事,脑子被门挤了?
就在这时,大殿之门猛地被推开,观如海匆匆踏入,面色凝重,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一路奔波不止。他的步伐急促而坚定,衣袍随之飘起,在肃静的殿内却扣人心弦。
“启禀陛下,”观如海单膝跪地,声音略带急促,“刺客招供,他们皆为魁楼的人,此次行动由银牌杀手北狗领头。然,幕后主使目前尚未查明,而北狗察觉形势不利,已经逃之夭夭。”
乾帝的脸色再次阴沉如水,双目如炬,盯视着观如海,眼中盛怒再度涌现,怒火几乎能将殿内的一切焚毁。他的拳头紧握,口中低沉的怒喝声如滚雷般在殿内回荡:“传朕旨意,全城搜捕!彻查魁楼,杀无赦,决不留情!”
群臣噤若寒蝉,无人敢出言相劝,气氛宛如一张绷紧的弓弦,随时可能崩断。邹伯元站在人群中,面露沉思,眉宇间若有所感。他心中明白,这场事件的复杂性远超表面,乾帝绝不可能止步于此。
退朝后,邹伯元径直出了大殿,心中仍难以平静,但这关节老邹显然不可能送自己回去,但好在老邹给自己安排了马车。于是,他熟练地上了自己的马车,车轮刚一滚动,他便猛然感到一丝异样。当那冰冷锋利的刀刃悄无声息地贴上他颈侧肌肤时,他的全身肌肉骤然绷紧。
刹那间,心中诸多猜测迅速翻腾。
北狗?
这是....试探,或是....畏罪潜逃。
车内的寂静被打破,呼吸声轻微而急促。逐渐适应了车内的昏暗,他转动眼珠,捕捉到了那个令气氛骤然凝固的陌生人影。
邹伯元的目光微微一动,却保持着镇定,唇角轻轻勾起一抹冷静的笑容。他微微低声问道:“阁下是魁楼之人,还是另有所图?”
暗影中,那个藏身者声音低沉沙哑,透着一股不可明言的威胁:“小邹大人果然敏锐。可惜我不能回答你的问题,除非送你去见魁楼的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