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我考状元,普信校花说要做我女友 第11章 超级大脑?高考,稳了(求鲜花评价票)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第一节课就是柳健梅的语文课,在讲文言文赏析。
高考只剩不到一个月,第三轮复习已经早就结束。
现在就是题海战术跟考试战术,真的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
因为考试是最能直观地反应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试卷反馈出来的信息,任课老师会进行最后的加强版查漏补缺,学生同时也可以自查自己哪个模块还是薄弱,主动去问老师或同学解决。
就是前两天的考试,让柳健梅发现文言文还是班里大部分学生的短板,所以再加强讲一遍。
顾秋高中时,觉得文言文很难,当时是觉得太拗口跟文绉绉的。
即便复读也是死记硬背。
但现在,对于顾秋而言很简单,就跟读普通文章一般。
因为随着年龄跟生活阅历增大的缘故,看文言文起来就很容易。
就比如《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读书时,很多人觉得难背,看不懂,但当你三十岁还穷困潦倒,你就会觉得这文章句句入心。
不需要翻译,也能看懂。
因为书上的你亲身体验过了。
年轻时候读的是文章,长大了,才发现读的是人生。
再加上顾秋前世还经常看书,文言文对他难度不高,需要记住的就是一些独特的通假字跟古今异义词。
这个每次考试记一些就很容易。
所以顾秋选择先背一下一些古诗跟需要背诵的文章。
这一看,顾秋愣住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竟然一遍就记住了。
就像是突然拿到一把钥匙打开脑海里属于这篇文章的盒子。
伴随璀璨金光,里面的记忆就会像抽丝剥茧一般浮现出来。
“等等……,不止是这样。”
顾秋隐隐有种感觉。
顾秋决定实验一下,找了《孔雀东南飞》。
这篇文言文并不要求背诵,但很多人都对自挂东南枝有印象。
顾秋看了一遍,然后闭上课本,在心里默背,稍微一仔细回想,脑海里便浮现出刚刚看的文字。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顾秋惊呆了。
自己这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不对,甚至连刚刚看这文章,书中的插图都能清晰地出现在我脑海里。
所以说,我的眼睛就像是一个摄像机,只要看过就能记住,大脑就像C盘,负责储存。
只要自己需要,大脑就能把相应的知识调出来。
超级大脑?
重生自己的体魄不仅变好,就连大脑也得到加强?
顾秋很快接受这种设定,毕竟重生这种不可思议的事都出现,带点小金手指不过分。
顾秋为了验证,找出了几本语文课本,开始翻看。
的确看一遍,自己就能记住,并且前世背过的,记忆也慢慢浮起来,与之相关的理解也慢慢出现在脑海里。
顾秋呼吸有些急促,不由得兴奋起来了,如果是这样,那……
高考,稳了!
自己只要多看,多做题,让自己慢慢回想起前世尘封的记忆与知识,一个月,考上沪旦,足够了。
毕竟自己复读考上了。
顾秋走马观花一般地把语文书全拿出来翻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完全沉迷于知识的海洋,就像一块不知疲惫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知识。
就连已经上英语课都不知道,还在看语文。
英语老师张曼这节课已经讲了一半,她看向顾秋忍不住微微蹙眉。
原本像顾秋这种英语成绩一般,自己半放弃的学生,已经这个时候了,成绩基本定了,她也不需要太关注。
只要他上课不捣乱,不太过分就行。
这也没办法,张曼教两个班,需要负责的学生很多,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一个都很上心。
学生自己都半放弃,她想帮也心累。
只能是帮高考想要考出好成绩的,还在努力的。
但因为顾秋受到表彰的缘故,刘校长也发话了,要把顾秋的成绩提一提,尽可能争取拿个一本,之后也好用来做下一届的招生简章。
所以张曼对顾秋也得上心,就算装样子也装一下。
上英语都看语文,还不点一下,就太明显了,说不过去。
张曼站在讲台上,开口点顾秋道:“找个同学来念一下这段文章,翻译一下,嗯...顾秋,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