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我省委高育良,侯亮平你要查我 第五十四章【育良书记对汉东经济是有贡献的】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沙瑞金也是漠然的点了点头。
“是啊,半导体企业。”
“当时可是上了七点新闻啊。”
对于那件事吗,沙瑞金现在还有印象。
那一年沙瑞金刚好在鲁东省任职市委书记。
高育良促成的那笔投资,对于汉东来说完全不亚于一枚炸弹,甚至隔壁的一些省也被波及。
2001年帝国的科技简直一塌糊涂。
崇洋媚外的思想到了极致。
当初价值一亿美元的投资可能不算什么。
但是你要知道。
那可是半导体的投资啊。
其中,最重要的是组建半导体研究室。
全国各大高校全参与进去。
投资建厂后,还能够提供两万个工作岗位。
当时的蔚蓝精密主要代工MP4,还有摩托罗拉和爱立信的手机零部件,还有一些芯片代工。
2001年帝国可是号称半导体荒漠。
可想而知这笔投资意味什么。
虽然说,当初京海市政府为了拿下这笔投资,付出的代价也不是一般的大。
地皮,随便你拿。
还是一元一亩的象征性价格。
价值一亿美元的投资,其中一千万美元,由京海财政局提供,还是属于无息贷款。
剩下九千万美元也是汉东政府提供的贷款。
此外,还有三年免税和两年半税。
就算如此也是轰动全国。
钱和地,汉东政府从来都不会在乎。
他们在乎的是半导体三个字。
伴随蔚蓝精密落地,京海涌入了大量的科技配套企业,并且来过来了大量的人才。
这才是这笔投资的真正价值所在。
当时的蔚蓝精密,建立在京海市的一个郊区,如今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京海是经济最好的一个区,也是最繁华的一个区。
这个区贡献了京海三分之一的GDP。
须知,京海拥有五区、两县和三个地级市。
2012年,京海以七千一百亿的GDP,位列全省第四。
排名第三的是京州,七千三百亿。
排名第二的是林城,七千四百亿。
排名第一的是吕州,一万两千亿。
当然,京海和吕州是完全不比了的,吕州背靠帝国金融城市,也是最发达的城市天海。
京海在这点上面自然是比不了的。
高育良也凭借这个政绩。
做了九个月的市长就升任市委书记。
高育良当初被调任吕州一把手。
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其完成吕州的产业布局。
主要是当时吕州的产业,东瀛占据大头,省里就是想依靠高育良,将蔚蓝精密带过去,从而狠狠的压东瀛的公司一头。
同时,吸引天海的一些公司过来。
如今的蔚蓝精密,已然成为汉东的一张名片,并且还是科技行业的名片。
主要还是蔚蓝精密拥有自研芯片的能力。
毫无疑问,蔚蓝科技集团,也成了高育良从政以后的一大骄傲,四十八岁的正省级,蔚蓝精密的功劳占据了大半。
“育良书记对汉东经济是有贡献的。”
“这一点,谁也不能磨平,汉东群众眼睛是雪亮的,我也期待汉东未来的经济发展。”
“对于搞经济……”
“育良书记确实是把好手。”
沙瑞金这番话,也是对高育良工作上的肯定。
他的任务是主抓党政建设工作。
对于自己的弱点,沙瑞金心里也很清楚。
要是论搞经济这块的话,他这也不是自辱,实事求是的说,自己还真不如高育良。
他的强项在于抓贪腐和党建工作。
沙瑞金从成为市长以后,不是在争斗,就是在争斗的路上,市长时期就敢硬纲市委书记。
当初在天州任职市长的时候。
沙瑞金做出过一项举措。
一比十比的局面,被他扭转成十一比零。
田国富哪里还不清楚对方意思,笑道:“育良书记这点确实让人佩服,经济、管理和法学三大博士学位,还是XX思的研究生。”
言语中多少也有些佩服的味道在里面。
要是论搞学术和学历的话。
汉东常委会捆起来真不够他一个人打。
关于这点,田国富确实有些羡慕,不过更多的还是佩服。
当然,佩服归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