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我做编导,让你们都回到青春时代 第五章《东施效颦》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汪大可按照职业介绍所提供的地址来到一座写字楼的十八楼八单元,按响门铃。
开门的是一个和汪大可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小伙子清瘦清瘦的,眼睛有些近视,但是,却不戴眼镜,眯缝着眼睛几乎要贴近汪大可的鼻子了。
汪大可躲闪着他:“你什么毛病啊?”
小伙子忽然握住汪大可的手:“欢迎你加盟东施效颦公司。”
汪大可暗暗好笑,叫什么名字不好啊?非叫东施效颦呢?哎呀,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嗑瓜子磕出个臭虫来,什么人都有。
小伙子让汪大可坐下。
汪大可只好坐下,眼睛环视着公司的墙壁。墙壁上,挂满了人头像,有的是照片,有的是画像。人头像下面是介绍文字,都是什么大人物。看介绍文字都很吓人的,有著名的企业家,画家,文学家,演员一类。但是,说实话,汪大可对这些人都不是很熟悉,或者说一点都不熟悉。
小伙子自我介绍说,他就是东施效颦公司的老板,兼会计,董事长兼总经理。随便汪大可叫他什么都可以。
汪大可小心翼翼的问:“你是录用我了是吗?”
董事长兼总经理笑呵呵的说:“当然,不然,我为什么请你坐下呢?你知道我的毛病,不,是习惯,我如果看不上这个人,我不会要他坐下的,我也不会对他笑呵呵的,我也不会自我介绍自己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
汪大可问:“那,我的工作是什么呢?”
董事长兼总经理说:“这还用问吗?东施效颦,当然就是要东施效颦了。”
汪大可不知道下一步如何和这个模样很怪说话很怪公司名字很怪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对话了,心想,现在的确是个性张扬的时代,如果不是个性张扬,怎么会出现如此的公司呢?
董事长兼总经理忽然指着墙壁上的画像问:“你看看,哪个人和你象呢?”
汪大可看了看,都不和他象,那些人至少都四十多岁了,自己才二十几岁啊,难道,自己饱经沧桑变得未老先衰了?让人看着像四十几岁?
董事长兼总经理好像也是个急性子,迫不及待的指着一个画像说:“这个人,大师,美术大师,现在居住在美国,也是我们华人画油画的价钱最贵的大师,一张油画大概就是百万美元吧。”
汪大可吓了一跳:“天,一张油画就百万美元?哎呀,自己一辈子也赚不了百万美元吧。”
他仔细看着那个大师,没看出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也是普通的眼睛普通的鼻子普通的嘴巴,要说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头发长一些,很像女人的披肩发。不过,中国人里面的艺术家留女人发的也不在少数。
董事长兼总经理再一次问:“你真的看不出你和这个大师有什么相像的地方?”
汪大可还是摇了摇头,心想,你们说相像就相像吧。
董事长兼总经理好像早有准备似的拿出假发,給汪大可戴上,汪大可一戴假发上,董事长兼总经理就急忙把一面镜子放到汪大可面前。
汪大可一看吓了一跳,天啊,自己活生生一个画油画的大师啊。啊呀呀,真是不照不知道,一照吓一跳啊。自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竟然眨眼间就变成了每张油画百万美元的美术大师了。啊呀呀,奇怪,奇怪啊。
汪大可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他开始怀疑,这个所谓的东施效颦公司,是否真的如其名字一样,只是一个模仿和冒充的场所。他决定深入调查,揭开这个公司的真面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汪大可开始接受公司安排的各种培训,从模仿大师的言谈举止,到学**师的绘画技巧。他发现,这个公司不仅仅是在外表上模仿大师,更是在精神和艺术上追求与大师的相似。
董事长兼总经理对汪大可的表现非常满意,他告诉汪大可,公司的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够传承大师艺术精神的年轻艺术家。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师的艺术得以延续,也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大师的作品。
汪大可逐渐理解了公司的意图,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创作中。他发现自己在绘画上的天赋,也找到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他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虽然不及大师的百万美元,但他的作品也开始受到市场的欢迎。
随着时间的推移,汪大可的艺术生涯逐渐步入正轨。他不仅在东施效颦公司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更在艺术界崭露头角。他的作品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他的名字也开始出现在各种艺术展览和拍卖会上。
最终,汪大可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艺术家,他的名字和作品被世人所熟知。他感激东施效颦公司给予他的机会,也感激自己当初的勇敢和坚持。他证明了,即使在模仿中,也能寻找到自我,也能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汪大可回家以后把那光盘放到电脑里,看见了那个大师的画作和简历。大师名曰柳光汉,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