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仙侠小说 > 武侠:编造神魔归来的幕后黑手最新章节 > 第二十三章两个天师钟馗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武侠:编造神魔归来的幕后黑手 第二十三章两个天师钟馗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李白衣在书屋中的日常与往常无异,要么埋头阅读,要么笔耕不辍,专注于著作。

随着鬼怪故事书籍的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这些书中的诡异描述或许并非虚构。

就在这时,夏冬携带着南北宋的重要使节——包拯、宋慈、展昭以及公孙策,踏入书屋。

他们身为两宋的代表及悬镜司的贵宾,自然受到了夏江的特别关照,由夏冬亲自引路。

夏冬对李白衣介绍道:“这些是南北宋的使节,南宋的提刑官宋慈大人,北宋开封府的包拯大人,以及名侠展昭和公孙先生。”

李白衣点了点头。

夏冬随即转达使节们的目的:“他们在寻找关于鬼怪的书籍。”

包拯不拐弯抹角,直接询问:“书主,贵处是否有关于对抗这些诡异存在的书籍?”

李白衣肯定地回答:“当然有。”

这话一出,包拯和宋慈等人的眼神顿时一亮。

“具体是什么办法?”包拯迫切地问。

李白衣回答道:“既然鬼已经现身,对付它们自然是要请出捉鬼的天师钟馗。”

提到天师钟馗,这位民间传说中的捉鬼大师,包拯和宋慈自然不陌生,

宋慈急切地追问:“书主,有何具体的办法可以请到钟馗天师?”

众人紧张地注视着李白衣。

李白衣目光深邃,看向窗外阴霾的天空,缓缓说道:“看这人间的气息,愈发阴冷而混沌,鬼门已开,往昔的亡魂似乎都将归来。”

他顿了顿,继续道:“钟馗天师,岂会对这局势视而不见?按照我的推测,天师钟馗或许已经在人间,只是我们未曾察觉。”

当听闻有关天师钟馗的提议,包拯和公孙策无法掩饰他们的喜悦,脸上浮现出难以遏制的兴奋。

然而,一个问题随即浮现——这位传说中的天师钟馗究竟在何处?

夏冬迫不及待地追问李白衣:“书主,您是否知晓天师钟馗的具体下落?”

包拯和其他人也将目光紧紧锁定在李白衣身上,

他们深信,也许只有天师钟馗的介入,才能化解眼前的灾难,

李白衣深知在这种时刻表现得过于自信或全知全能是不明智的。

他平静地回答:“不知道。”

这简单的回答让包拯等人不禁叹了口气,他们意识到李白衣也仅是个凡人。

如果他能够轻易地告知天师钟馗的行踪,那反而会显得不合常理。

购买了一些关于鬼怪的书籍之后,包拯和其他人带着忧虑的心情离开了书屋。

李白衣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思索。

他清楚地认识到,如果这个世界的人们一直沉浸在绝望中,未见一线希望,他们的情感将变得麻木,进而影响到他所需的神魔点的积累。

他知道必须在某个时刻给予他们一些希望,以推动整个局势的发展。

李白衣随后查看了他的兑换列表,眼前一亮。

列表中居然出现了不少珍稀的道具,如

【玉帝的龙肉】

【唐僧的素斋】

【斩妖剑】

【紫金葫芦】

【拘魂幡】

【索阴钩】

【镇邪印】

【“五宝伞”】

【……】

灵感突然在李白衣的心中闪过,他嘴角带着一丝玩味的微笑

“宋慈的脸,包拯的脸,不都是天师钟馗的脸吗????”

李白衣想到了什么,嘴角带着玩味:“那么,就让好戏开始吧。”

……当包拯和他的同伴们离开书屋,他们的眉宇间仍然布满忧虑,未能找到打破当前僵局的明确办法。

他们手中紧握着刚买的书籍,心中暗自祈祷,希望能在这些书页之间找到战胜鬼怪的秘诀。

尽管他们试图保持乐观,但内心深处清楚,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并不大。

他们沿着街道缓缓行走,目睹了一度繁华的金陵如今变得人烟稀少。

百姓们或许也被同样的恐惧笼罩,害怕不慎遭遇那些鬼怪。

突如其来,一阵浓雾从无到有地涌现,迅速弥漫开来,将夏冬、包拯、宋慈、公孙策和展昭完全包围。

在这突如其来的大雾中,他们几乎看不到周围的任何事物。

这种诡异而突兀的场景使夏冬和展昭本能地拔出了佩剑,立刻转入戒备状态,将包拯、宋慈和公孙策紧紧护在自己身后。

虽然他们是武林高手,随时准备应对危险,

但心中明白,若真是鬼怪出手,他们几乎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