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武侠:我把查克拉带到综武世界 第三十章 辩佛埋雷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余书航朗声道:“你禅宗认为,仅通过‘梵我合一’是无法从尘世苦难解脱的。”
“要想解脱,还得经‘业报轮回’是也不是?”
师妃暄点头道:“是!”
“所谓红尘业障,慧者自渡,若想成佛自要经历诸多苦难。”
余书航道:“也就是说,如果‘因果报应’一直存在的话,是无法解脱束缚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停止那个‘因’,这样就不会有“果”了,业力的束缚也就停止了,这个时候的状态就是‘涅槃寂静’对吧?”
师妃暄眼神稍变:“道长说的没错。”
余书航继续道:“这种状态,在你禅宗尊为至高一类法典的《大般涅槃经》里,给出了标准。”
“常乐我净、慈悲喜舍。”
“常乐我净,指的就是涅槃时的四大特征,合称‘涅槃四德’。”
“慈悲喜舍则是涅槃时的四种心境,合称四无量心。”
“中土佛门几乎所有香火颇盛的寺庙,都能见到这八个大字,是对你禅宗修行的至高追求和对弟子们的督促,没错吧?”
有些惊讶:“没想到余道长对佛理研究得如此透彻,以简练易懂的话便能阐述我禅宗之要,却是如此。”
余书航却突然冷脸:“那就不对了!”
师妃暄:“哪里不对?”
余书航:“你们禅宗的理念,乍一看觉得似乎挺有道理的。”
“没有了因,自然也就没有了果,因果循环停止,当然也就脱离业力的束缚,得到解脱了。”
“但诸位仔细想想,佛陀不是说‘诸法无我’吗?”
“既然‘无我’那么谁在修行?”
“谁在轮回?”
“谁在涅槃?”
“敢问仙子,照大般涅槃经的说法,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么?”
“既然连作为成佛之准的《大般涅槃经》都是自相矛盾的,那它阐述的佛理能是真的么?”
“连佛理都是假的,这个成佛之事,又怎有可能成真?”
师妃暄此时下巴上已经滴汗了,脑海中不断回忆着各种佛教和佛门师长阐述的佛道,可无论套用任何人的理论,都无法理顺这个矛盾。
余书航不依不饶道:“师仙子莫急,这个问题答不出来可以答下一个。”
“《大毗婆沙论》是大多数佛寺没有的,但你们佛门层次较高的僧人皆称它源自释迦摩尼的恩师阿罗逻迦兰,因而被称作佛典之祖没错吧?”
别说师妃暄了,在场很多和尚喇嘛都很惊讶,因为竟然有一半人别说看过这经书,甚至听都没见过。
到哪都不会放过装X机会的鸠摩智当即起身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尊驾好见识!”
“《大毗婆沙论》乃烂陀寺根本,世上只有少数梵文版本,乃佛门各大宗派继承者才有资格看的经书,许多小宗派甚至没资格抄录。”
“贫僧也是出任大雪山大轮寺主持后,才有幸拜读,我佛门诸多派别教义、皆以书中极微刹那论为准,还提出了三世实有、法体恒存等观点,甚至横竖三世佛的存在皆来源于此书。”
余书航笑着看向他也行了个稽首道:“国师真是许久不见,这么说国师想答这第二题?”
鸠摩智自信笑道:“贫僧不才,对《大毗婆沙论》略有研究,如果是关于经中的疑问,道长皆可相询。”
他虽然忌惮余书航的术法,但在这九州内外诸国僧人代表面前,提魔门压下这道门新贵的机会,他可不会含糊!
扬名立万,就在今天!
余书航是真没想到,还有人上赶着丢人的。
“行,这部经文阐述的核心理论四个字可以概述,即‘诸法无我’国师,没错吧?”
鸠摩智惊讶道:“道长对佛经的研习,当真叫人佩服之至!”
“仔细想来,确是如此。”
余书航看了一圈,问道:“佛门的诸位,可有人反对?”
和尚喇嘛们大多低下头去,总不可能说自己其实没研习过这经书吧。
那不是承认自己在佛门或者自己的佛寺资历和传承不如鸠摩智,不如大雪山大轮寺?
要不然就是自己的佛学研究不够深么。
师妃暄却借着这一问,暂时将之前想不通的佛学矛盾放在一旁:“道长的总结实在精准,妃萱佩服。”
余书航笑道:“你先别急着佩服,既诸法无我中的‘我’指的是在修行成佛路上的‘我’和处于轮回之中的‘我’梵文叫‘补特伽罗’是么?”
师妃暄精通梵语,点头称是。
余书航笑道:“那就又不对了。”
“既然‘诸法无我’那你们佛门为何又将临成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