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仙侠小说 > 仙人欲来最新章节 > 第十二章 修仙神话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仙人欲来 第十二章 修仙神话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只见这时宋南城喃喃自语道:“不可能啊,三年来,无人能入静言师伯门下,多少大修士想让后人拜入静言师伯门下,就连上门蓬莱仙阁和一些顶级世家许以重利,他都置若罔闻,只是回答一句此生再不收徒。”言罢他直勾勾的盯着李子猷,眼中异彩连连,“子猷,你快老实交待,你是什么来历,竟能让静言师伯收你为徒?”说着伸出双手一把将李子猷双肩抓住,大有你不说个明白通透就不放过你的架势。

听到宋南城的话,李子猷一阵无语,“别闹了,我一个普通乡野少年,能有什么来历。”忽地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连忙问道:“无歧,你刚刚说叔叔,不,应该是我师父也就是静言,他为什么说此生不再收徒?到底是什么原因?”

李子猷满怀期待地望着李无歧,想要从他地口中听到那可能会是既令他惊喜又令他意外地答案,可等来的只是沉默。李子猷看着李无歧兀自发着呆,双眼虽然是望着他,可早已望向了别的地方,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无歧,怎么呢?你快说啊!”李子猷抬起右手在李无歧的眼前晃动着,想要把他丢掉的魂拉回来。

李无歧回过神来,嘴巴张了张,却还是闭上。接着慢条斯理的说道:“你别问了好吧。”

“到底怎么呢?”

“别问了!这些事你日后自然会知道。”没想到一直大大咧咧地李无歧少有地郑重其事起来,说完他似乎是怕李子猷继续追问似的,抢先迈开步子走了开去。

看到李无歧满脸严肃,李子猷没有再接着问下去。虽然嘴上没有问,但他的心里更加的疑惑了起来。到底是什么事,让李无歧不愿意说出来呢?他抬头望了望已经把他甩在身后的背影,也只能是悻悻的收回了思绪。

旭日高升,成群结队的房舍盘踞在半山腰上,有的在硕大的岩石上岿然屹立,有的在茂密大树旁露出一角,简直是巧夺天工之造化,远远看去这些房子竟像是本来就长在这座山上似的,不见一丝斧凿痕迹。这便是汉阳峰的居舍所在:容膝居。

望着不远处那一间间和险峻高山融为一体的房屋,李无歧忽地吟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这句话我知道,是东晋隐士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李子猷很快就接上了他的话,他虽然没读过多少书,若是说上别的文章,他可能不知所云,但是这篇大大有名的归去来兮辞他却是耳熟能详。

李无歧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不错,听师兄们说,这些居室唤作容膝居,其意就出自于此。”

“容膝居这个名字取得真是好。审容膝之易安,只要住的地方能容得下自己双脚就够了,这份恬淡豁达用在这世外洞府当真是贴切。”说着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身穿布衣的男子身影,他是他们村子里唯一的一位书生,面对任何人面对任何事那位书生始终是一副淡然的模样,脸上就像是一片平静的湖面,没有一丝涟漪。他教会了李子猷识字读书,很多次那个书生都在李子猷的面前提及陶渊明,书生说他欣赏陶渊明,也模仿陶渊明。可是,村子已经……却不知村子已去,那名素面书生怎么呢?想那屠刀狰狞、大火燎原,书生怕也是生命陨落了吧!

李无歧出声打断了李子猷的这份怅惘,“子猷,你说的对,陶渊明的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飘逸本来就是我辈修道之气韵。”李无歧以为李子猷脸上的伤感是因为陶渊明的千古名句触动的,也跟着触景生情起来。

“却不知容膝居这名字是何人所取?”

听到了李子猷问的问题,李无歧笑了笑说道:“子猷,你这个问题要回答实在是太简单了。天地一人,白袍纵横。这句话就是来形容那个人的。”

“天地一人,白袍纵横?”这倒是激起了李子猷的疑惑。

“那是你进来不足一天,估计你满一天时间了就会知道这个人的名字。”说完他顿了顿,好整以暇的望着李子猷。

他这个样子可把李子猷折腾急了,忍不住催促道:“你倒是快说啊!”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人在我们简寂观实在是太有名了,估计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和事迹。当然,也只有子猷你这样才刚入门不足一天的人才不知道。那些师兄们是这么跟我说的,他是简寂观建派二百年来惊才绝艳第一人。”说着说着,李无歧已经是仰头望着天空,满脸景仰之情,“这位前辈道号修一,七岁入我简寂观,三年筑基,五年凝丹,年仅三十岁已经是元婴成体,其修炼速度在我简寂观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算是整个修仙界也是无出其右。子猷,我们这些都是凡人根骨来修练成仙,他仿佛是仙人下凡,本身就已经是仙人了,我们是万万不能跟他比的。”

李子猷跟着问道:“那这位修一前辈现在在哪里呢?”

“元婴既成,修一前辈当然是去上门了,我简寂观的上门是蓬莱仙阁,也就是说,在简寂观一修炼到元婴期,成为大修士,就该前往蓬莱岛继续往上修炼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