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仙人欲来 第六章 仙缘无路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这时耳边也传来了年青道士浑厚的声音:“这才是真正的简寂观!”
“哦!”少年不自主的点了点头,只顾呆呆地环顾着眼前的雄伟景色。
那年青道士最后在一座大殿前停下,少年双脚一落地,就朝着眼前的大殿仔细瞧去,那正中的高处挂着一块大匾,上面赫然刻着“太虚殿”三字。怎么这里也有一座太虚观?少年更是疑惑,去年随着父母来简寂观,他就是在太虚观上香祈福的,这太虚宫也是他在简寂观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可那个太虚宫和眼前高昂矗立的太虚宫一比,就跟小孩和大人一般,在气势和体积上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就连眼前这扇大门都是之前那个太虚宫大门好几倍大。
“孩子,我们进去!”说完,年青道士当先迈开步子走了进去。
少年点了点头,也跟着走了进去。
在踏进去的那一步里,少年思绪中波涛汹涌。虽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可少年潜意识里觉得从今天开始,他就要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一个他从来没有见过、也从来没有想象过的世界,他的人生也将从此改变。颠覆过去、重新来过。
进入了大门,并没有一眼就见到大殿,这是一个宽阔的走道,两旁有几尊白玉雕刻的人形雕塑,少年一看就知道是仙人,虽然不认得,但想来一定是某些得道高人,不然也不会在这么重要的大殿里放置。雕是一个的栩栩如生,少年抬头看向一尊雕像,那道士雕像也正俯着头张大双眼望着他,竟让他产生一种真有一个人在看他的感觉。
“这是历代得道先辈。”看少年盯着几尊雕像看的出神,年轻道长在一旁讲解道:“先人已得道飞升,我后人难以亲眼目睹仙家风采,也只能用玉石凿刻出一尊尊塑像放在太虚宫的入口,这样一来纪念先贤,二来激励我们这些后辈在大道中刻苦求索。”
“得道飞升上界?那是去哪里?是去做神仙吗?”少年一连提出了好几个问题。
“哈哈哈!孩子你说的对!”一笑之后,走道就到了尽头,大殿也豁然开朗。
少年就见得里面空间巨大,墙壁天顶有些许金玉雕花装饰,不富丽堂皇,却庄严雅致。而一步步宽两米的台阶拾级而上,一直到大殿的最深处。台阶两边摆放着玉石制作的太师椅,这两排玉石椅子如众星拱月一般,把最高处那把玉石椅子围绕起来。
那把最高处椅子上正坐着一位神态肃穆庄重的中年道士,一身纯白的道袍称的他仙风道骨,就跟少年在小人书上见过的神仙画像一样。这位居庙堂最高处的道士见年青道士和少年进来,开口问道:“静言,山下大火情况如何?”
“回禀师尊,徒儿已将大火扑灭,不过有一村庄惨遭屠戮,要不是徒儿赶去,连这仅剩的一个孩子也要死于非命。”站在少年一旁的年青道士拱手作揖回道。
原来这位道人名叫静言,少年将这个名字深深地记在了脑海里,而殿上最高处坐着的那位中年道士居然是静言的师父,可看模样他们两人的年龄应该差不了多少啊,最多静言年轻几岁罢了,难道仅仅年长几岁就做了师父么?而且静言就这般厉害,不费吹灰之力,扑灭漫山遍野的大火,那这个被他称为师尊的道士就应该更厉害。顷刻间少年望向居首中年道士的目光更加肃然起敬。
高座上的另外几位白色道袍穿着的人也无不哀婉叹息,大大地摇了几下头,想来是对刚刚发生来山下的惨事深恶痛绝,看他们那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就好似自己身临其境一般,也不知他们的哀伤是真是假。
“师侄可知如此人神共愤的祸事是何人所为?”静言师父左手的那位中年道士跟着问道。
“回禀师叔,看装束应该是当朝的军队。”静言躬身答道。
“朝廷的军队?那为何会大肆屠灭一个村庄?”殿上又一人开口问道。
“这……”静言思索了一阵,却是回答不出下文。
这时端坐在大殿最高处的中年道士又开了口:“眼下正是太平盛世,又不是几十年以前。官军又怎会沦为屠夫?看来其中自有缘由。”说着捻了捻颏下的胡须。
而静言拉过了呆立在一边的少年,望着殿上各位长辈恳求道:“师尊,还有各位师叔,这个孩子年龄尚幼,如今已孤苦无依,静言恳请师尊师叔们慈悲为怀,能够收留这个孩子在简寂观。”
我,我真的能留在这仙人洞府么?天下间能有几人能有机会来这仙门洞府走上一遭?闻言,李子猷不由心中一热。父母横死,家园焚毁,他还不知道接下来自己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到哪里去,没想到现下里能得到这般的际遇。少年心里暗下决心,我一定要留在这里。
“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既然这孩子孤苦无依的来到了我简寂观,也是与我简寂观有缘。”说完,又望向了这会儿正盯着他看的少年,问道:“不过,还得看这孩子仙缘如何……”
还没等话问完,少年就挣脱了静言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