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小虫 天上掉下个姑父来之一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田姨娘慢慢的回忆往事……
在程婉定亲的事儿上,田姨娘怕极了太太,不敢跟她硬顶,只能私下跟程奉春嘀咕。
程奉春很喜欢程婉,长得虽然没有大女儿程珠好看,也没程珠有才学。
但胜在人娴静大方,明事理。今天给他做双鞋,明天做一双袜子。还经常陪着他聊天说话,他不舒服时按摩煮药,十分的贴心。
所以程奉春一直压着老太太,没给程婉瞎定出去。
后来,他的上司给做媒,说的就是郑家的二儿子郑进。
郑家祖辈都是读书人,原来日子过得不说富足,但也能说得过去,并没如今这么窘迫。
但是后来郑进的祖父母,身子都不好了,天天药和补品的养着。等郑进的父亲中了秀才后,家里实在是供不起他再往上考了,所以,郑父就以秀才身份,做了一辈子教书先生。
而郑进的母亲身体也不大好,家里又没有别的营生,仗着点家产和郑进母亲的嫁妆,勉强度日。
郑家家风十分稳重,郑进有个哥哥和姐姐。大哥郑起的学问不及郑进,但为人忠厚,中了秀才后,主动去一个族兄的生意里帮忙,供着全家人生活,还供着郑进读书。
郑进,从小聪明又刻苦。秀才,举人都一次过,名次还相当的不错,但在考进士时落了榜。
一个读书人,不说吃穿,每年的开销中光束修和笔墨纸这块儿,都是不得了的。就算是中了举,朝廷里有补贴。但京城毕竟不比小地方,出个举人是件不得了的事,有点关系的都供着。
京城里,光进士就多少个,举人根本没人当回事。
郑进想着家里不富裕,不好意思总吃着闲饭读书,就跟家里说不打算再考了,想谋个事由。
但是家里反对,这进士和举人,在举业方面,可差远,而且越往后差别越大。家里再难,也都支持他继续考。
程奉春的上司神秘对他说:“郑家虽然清贫,但家风十分的好,几代清清白白的读书人,父慈子孝,兄弟和睦。
这郑进要再考上进士,我说话你别不爱听,你家姑娘可就是够不上喽。说实话,那郑家,也就是家贫,郑进寻常不出来应酬。
原来是出了学堂就是家,现在更是闭门苦读,大家不认识罢了。
你一见就知道了,那才叫一表人材呢!!我夫人的表妹跟郑进母亲关系好,这一说想给他找亲事,我就知道了。要是知道人多了,那可真抢不到手了!可惜我们几家没有适龄的女儿啊……”
上司叹了一声,满脸遗憾。
“咱们俩这么多年都十分要好,我也了解你的为人,所以有好事我想着你。本来听说是庶女,他家并不乐意。我可是说破嘴皮子,他家才答应先看看的,这成与不成,还在两说,不成你可别怪我。”
把程奉春听得心里直痒,想见见郑进。
于是请上司喝茶时,把郑家父子也拉了来。父子二人一身青衫,衣服都很旧了,但洗得干干净净,磨损的地方也由针线细细的缝好。
郑父很瘦,长得很是清俊,态度十分温和,言谈举止,彬彬有礼。程奉春再一转眼看郑二公子,那真是大吃一惊啊!
不由在心里赞一声,好一个翩翩读书郞!
郑进,长相真的太出众了!修眉星目,皮肤白皙,高高的鼻子,浅粉色的薄嘴唇。身材清瘦笔直。
而且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
对着长辈彬彬有礼,不卑不亢,对答妥帖,说话声音动听。举手投足,那个风度就别提多好了。
程奉春看蒙了,又是惊喜又是失落。
惊喜的郑进真如张大人说的那么出色,不,比他说的还出色。
失落的是,自家程婉……这,这配不上啊?!
好在于,他多年在外应酬,很有几分城府,忍住了才没变毛失色。
而郑父看程奉春,人老实敦厚,态度殷勤有礼,衣着举止妥当,并不俗气,感觉很让人放心。
郑进看出来大人相互有好感,脸微微红了起来,眼睛眨了眨,更如玉树临花一般。
程奉春抚着胡子笑眯眯的,那个心啊,急得要命,恨不得赶紧定下来。
郑进看了看自己父亲……
郑父把他支出去,才慢慢的跟程老太爷说:“程先生,也不瞒您,我这家境,各种原因吧,实实比不得您府上。
我这老二,今年没能中进士,就又得等三年了。三年后如何,他再努力,也有天命管着。家里的状况,怎么也得他中了进士,才能慢慢改善。
我与内人,身子都不是很好。所以说,谁家的女儿嫁进来,也得过几年紧日子。
我观先生为人,十分稳重妥帖,您家女儿肯定也是知礼纯孝。其实,生活难易,年青人要是自己愿意受,又算得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