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小虫 小题大做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刘灵素躺在床上,烧已经退下去,但身上还是有些软。
家里的女先生,坐在床头,正在给她念书。
母亲去世后,她仿佛一夜长大了,不再如过去般张扬任性。
变得安稳,懂事,但眼睛没有了过去的神采。
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跟着刘嬷嬷和奶嬷嬷一起照顾弟弟。她在学习过去没有关注的东西,进步很快。
也慢慢习惯了,每天早晚看不到父亲。
因为没有刻意,所以,她都记不清父亲最后一次教她写字,是什么时候,教的哪个字了。
那么寻常的日子,不知道怎么的,就消失不见。
在人前,从没流过眼泪,她一直很少哭,甚至母亲去世的时候也没有哭。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哭,她不明白,什么叫死。
昨天,下了初冬的第一场雨雪,天气很冷。不知怎么的,她在温暖的屋里怎么也坐不住,支开丫头,伞也没撑,走到院子。
一个人,踩着地上的雪水,来到家里湖边,对风雨中似冻非冻的湖面,跪倒在地,失声痛哭。
她想她娘了,她想她爹了。
灯火辉煌屋子里的欢声笑语,那些平凡又平常的过往,像是刻在她的骨子里,现在扎得她浑身疼。
“娘,您回来吧!灵儿保证以后都听您的。只管吃喝打扮,当一个好看的傻姑娘,娘,求您回来……”
刘嬷嬷发现不对,在湖边找到她,抱了回来,晚上,她发了烧。
当时刘嬷嬷又担心又害怕,罚几个丫头跪在外间,小声的骂着:“跟你们嘱咐多少遍了,千万看紧大小姐。你们倒好,让大小姐一个人去了湖边。那么大的雨雪,风大路又滑,一不小心掉湖里怎么办?夫人已经……小姐再出事,你们死一百次都不够。呜呜……”
一边哭着一边狠命的对几个小姑娘又掐又拧。
小姑娘们不敢出声求饶,跪在地上默默的哭着。
刘灵素小脸烧得通红,听到嬷嬷这样,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嬷嬷。”
刘嬷嬷赶紧进来“小姐,您,您没事了吧?”赶紧上来摸摸她的头。
刘灵素轻声的说:“嬷嬷,是我自己偷偷跑出去的。我知道错啦,只这一次,再也不会这样了。你别打她们,我只是,想我娘了。”她静静垂下眼。
刘嬷嬷扑通一下跪在她面前:“小姐,那咱们可说好了啊!再不能有下次了……”
刘灵素服了两贴药,今天好多了,但她不敢去弟弟那里,怕传染上他,所以干脆就呆在自己屋里听念书,女师傅念一段,再给她讲解一番。
这个时候她院子里一个不到十岁的小丫头悄悄跑了来。
“大小姐。”她悄声叫。
刘灵素转眼看看她:“小六,怎么了?”
“小姐,侯爷把刘嬷嬷和几个姐姐叫到前面,要发落到庄子上呢。”小姑娘着急的说。
“为什么?”她才发现,自己屋里静悄悄的,以为她们怕打搅自己,没想到是被父亲叫了去。
“说是没看顾好您,昨天差点掉湖里。”小六悄悄的说,眼圈红红的,怕极了。
“我去瞧瞧。”她起身,那个女先生和小六,帮她穿了厚的衣裙,披了件皮毛斗篷。
她匆匆忙忙的去了父亲院子里,看到黑压压的跪了一地人。
刘嬷嬷正在认错求饶,求刘云不要赶走她们。
刘云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沉着脸不说话,不怒自威。
她没见过这样的爹爹。
“爹爹。”她有些陌生的叫出口。
刘云看到她,眼睛带了一丝光亮,脸也变得温和:“灵儿,你怎么来了?”向她伸出手,拉着她的手,摸着她的头。
那种亲昵,犹如过往。
但,那只是过往。
“爹爹,您进屋来,灵儿跟您说话。”
“嗯。”刘云轻声答应,转头冷冷的看了一眼院子里的人,牵着女儿手进了屋。
刘灵素认真的跟刘云行了一礼:“爹爹,这次是女儿行事不周,偷偷跑了出去,与她们几个无关。虽然她们的职责是照看灵儿,但灵儿是主子,要想做什么,她们劝不住。灵儿只是……女儿只是想娘了。”她低下头,掩饰了红红的眼圈。
刘云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儿,似乎是长了个子,显得瘦了,穿一衣孝服,小脸儿有些苍白,显得又软又弱,一副悲哀的模样。
他没见过这样的女儿,那个神采飞扬,眼神灵动的小宝贝,现在……他心里疼极了。
但又有些心虚,不敢面对这样的女儿……
拉着女儿的手有些出汗。
“灵儿,你母亲不在了,爹爹的事情多的做不完。家里的事,就没小事,万一你有不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