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星火之路 第六十三章 电容器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这条飞船的武器和装备槽位倒是不少,而且是两套:一套是常规舰船的槽位,意思是能装备非火种装备,就是不能通过舰载火种强化提升的常规装备;第二套就是火种战舰的装备专属槽位意思是只能装载可以通过火种源强化提升的装备。
当前飞船上就装备了隐秘行动装置这一个常规装备…….其它的像隐秘跃迁引擎、隐秘跳跃引擎,这是舰船的基础配置,不是装备。
当然,还有个火种装备:神智脑,嗯也就是白竹……至于白竹栖身的超微型界域发生器,被舰载火种认定为是神智脑·白竹的本体组成结构之一了,没单独算成个装备。当然,白竹的本体确实是栖身在里边。毕竟这个东西本身就是铸兵塔氏人开发出来当仓库的东西……要是让白竹本体直接出现在这个小船里,嗯,下场不太妙,这条小船和白竹至少得死一个——要么白竹撑烂小船,要么白竹被小船压扁,要么这俩同归于尽……
能源储备0,倒不是说不给能源,而是这条船目前不需要能源。连个动力舱都没有,代替的是能源汲取储备器,就是贝矩熟悉的电容器……这是以铸兵塔氏人人技术为基础,融合了雅川岚梯氏人的ZMP虚空零点能技术、宇宙生物的能源汲取技术和超能力侧能源技术等等,集合万族科技打造的。贝矩仔细看了看电容性能,惊叫出声:“居然真的是电容器唉!永动机啊!卧槽!”
“电容器?永动机?”白竹有些好奇,凑过来问到。
“我之前玩的游戏,里边的舰船、堡垒、星城和空间站等都用电容器提供能量支撑装备运转,称为供电,当然这是游戏的说法。”贝矩解释道,因为没法跟白竹和嫦歌一样随手调出个图进行更直观的展示,所以贝矩边说边比活着,然并卵,白竹依旧没看明白。
“动力舱?”白竹尝试着理解到。在白竹的印象里,动力舱就是给全舰供应能量的。见贝矩有些疑惑,白竹解释起来:
早先的舰船,嗯,指得是星火人类文明在这里重新起家的时候的舰船,动力舱其实是容纳舰船发动机的。发动机不是推进器,也不是跳跃引擎、跃迁引擎这种东西。就是发动机,消耗物质产生能源,嗯,可以理解为发电。只不过星际时代不是有氧燃烧,也不是单纯的裂变聚变,而是燃料物质在发动机里经过机械或者非机械的研磨湮灭,混合着核裂变、聚变等反应。燃料物质反应后质量损失巨大,当然爆发出极高的能量。将能量导出来就是全舰能源,残余物经过导流管,被导入推进舱。通过主推进器再次处理,加入新的推进剂,喷射出去产生推进力。根据不同航速情况的需求,或环形储存临时暂存一部分,或再次加速喷射,获得舰船航行的推力。所以星际时代,动力舱不是推动飞船航行的,推进舱才是。
后来技术进步淘汰了这种需要消耗物质的湮灭发动机,换上了更先进的发动机。新的发动机不消耗物质了,或者消耗很少的物质比如润滑油之类的,消耗的是能源块或者叫能量块都行。
能量块技术是星火人这一支结合解析出的火种科技、自己带来的技术以及探索异空间所得的技术和宇宙新物质等等开发的储能技术,可以理解为电池。边长23.6-23.61公分的标准立方体状,跟那个超微型界域发生器一个尺寸,一个形状。特殊的物质构成外壳,不过外壳上肉眼可见的个面都有一个八卦图……根据生产水平和外壳材质,以及存储的能量能级,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反复使用的。每块能量块,存储的能量是同体积的产能最多的燃料物质的10倍。这个数据,是储能最低的民用一次性标准能量块和最好的实验室用燃料物质之间的比较。
动力舱不再输出物质,只输出能量。推进器也进步到了无工质推进,已经不需要推进剂了。
“……其实这个时候动力舱应该叫能量舱、供能舱或者叫能源发生器舱了。”白竹指着解释过程中吊出来的图说到:“不过因为称呼的惯性,就一直验用到现在……”
听完白竹的解释,贝矩想了想说到:“大致差不多,对外提供能量是类似的。但是有区别的地方,动力舱或者准确的讲叫发动机,嗯,应该是能量发生器是消耗能量块的,但是这个东西,是自己回电及储电的。”贝矩赞叹的说着。
“发动机和能量缓存器的结合体?”白竹有些诧异。
“能量缓存器?”贝矩听不懂了。
“发动机输出的能量先进入缓存器,再从缓存器导向各个设备。起到平缓能量供应和平缓发动机功率的作用。”白竹解释到:“舰船的耗能不是稳定的,几乎是不断在变化的。当然有时候平缓,有时候剧烈。如果发动机直接供能发动机就需要频繁的调整功率,而且因为功率调整会有延迟,就形成了能量冲击。所以才需要缓存器,暂时缓存一下过剩的能量。发动机平稳输出能量,突然增加的能量需求优先调用缓存器的,缓存器能量下降到一定水平,发动机再提升功率,给缓存器补能。突然减少的能量需求产生的过剩能量优先存进缓存器中,缓存器能量升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