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新秦秘史 7.2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第七卷:浩瀚烟同波,唯留诗与书
第二篇:煤山风起日西斜,孤影凄凉泪满华
(尽心尽力则无怨无悔)崇祯皇帝气质威严,举止庄重,还透着一股年轻奋发气,只是有些言行有点想当然,我仅看了个登基之始,就不由得思索这位新皇帝,能不能玩的过朝中一群老油条们?我继续拨动崇祯帝的时间线,突然发现时间线可以推移至200年后,之前看最多不过还有十几年,怎么突然又扩展了这么多?就像是视频加载缓存了出来。我猜大概是时间流速不同,导致我能看到更多后面的故事;又或者,这“幻境实地”本就是个充满智能的AI,能够根据我的想法适时调节?谁知道呢?
眼见着崇祯皇帝登基,在登基之初就立志铲除“阉党”,欲还政治一个清明。而继位之初,崇祯帝无所依,于是仍旧封赏魏忠贤等人,礼遇如故,麻痹敌人,使之以为与前朝无异。不久,有钱嘉征等人在皇帝的授意下,陆续弹劾魏忠贤。魏忠贤闻讯,在崇祯帝面前痛哭流涕,大呼冤枉,以为能如天启帝故事。谁成想崇祯帝却命人,大声诵读贡生钱嘉征所弹劾魏忠贤的十大滔天罪状,魏忠贤颤颤巍巍,知大势已去,遂托病辞职。十一月初一日,崇祯帝在东林党的引导下,收集好魏忠贤的罪状,下旨昭告于世。
在崇祯帝朱由检的精心策划下,铲除阉党首领魏忠贤的行动终于进入了关键阶段。崇祯帝深知魏忠贤权势滔天,因此他采取了极为谨慎和周密的计策来实施逮捕。我将时间又拨回稍许再度观看,崇祯帝首先暗中指使东林党人,联络朝中不满阉党的官员,逐步形成一个反对魏忠贤的政治联盟。他们开始秘密收集魏忠贤及其党羽的罪证,准备一举将其铲除。与此同时,崇祯帝也在宫中安插自己的亲信,以监视魏忠贤的一举一动。他特意提拔了一些忠于自己的太监,逐步削弱魏忠贤在宫中的影响力。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崇祯帝选择了一个重要的日子,突然下令逮捕魏忠贤。而魏忠贤从阉党成员李朝钦那里提前得知这个旨意,两人痛饮一番后双双自缢。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之前那个权势滔天的九千岁,转眼间就去了阎王爷那报道。此外,锦衣卫作为皇帝的亲军,行动迅速而果断。他们分成数路,同时对魏忠贤的府邸、阉党重要成员的住所进行了严密的搜查。锦衣卫手持火铳,身披甲胄,气势汹汹地冲进了阉党等官员的府邸,将还在沉睡中的阉党成员从床上拖了下来,立刻绑缚起来。一时间,前阉党成员惊慌失措,他们没想到崇祯帝会如此果断的采取行动。朝中上下人心惶惶,但也有不少人拍手称快。崇祯帝清洗朝廷,将阉党成员逐一清除,同时提拔了一批新的官员,而其中大多是东林党人,以填补空缺。这一系列行动,使得崇祯帝的权威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朝中政治也开始更换新的党派和话语权。
崇祯帝剪除阉党后,更是励精图治,教导百官勤政报国、忠君爱民,同时以身作则,常常天未亮就起身处理朝政、听学讲座,甚至半夜还在批改奏章,勤勉非常。宫中更没有大摆宴席、丝竹管乐,一切从简,包括后宫嫔妃。省下来的钱,自然全部用在辽东军务上,夺回辽东成为崇祯帝跨不过去的坎,必须处理。崇祯对之前辽东战事仔细分析,认为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的主要指挥袁崇焕是可用之材,将辽东托付与他,或能挽大厦之将倾。于是在十一月十九日下旨,召用赋闲在家的袁崇焕,授予官职,准备委以重任。第二年也就是崇祯元年,升任为兵部尚书,全权都督辽东总务。崇祯帝送行,临行前袁崇焕当着群臣之面提出“五年平辽灭奴方略”,并请求百官诸部配合。崇祯帝大喜过望,以为得能臣贤才,辽东局势可安,答应了袁崇焕全部要求,同时赐尚方宝剑,授先斩后奏、便宜行事之权。袁崇焕上任辽东,崇祯专心处理内政,袁崇焕要钱要粮,尽量满足,以为辽东无忧。崇祯二年六月初五,袁崇焕先斩后奏,于旅顺双岛斩杀东江总兵毛文龙,还历数其十二大罪状:专制一方、欺君冒功、跋扈不臣、侵吞粮饷、私通岛夷、擅行任免、劫掠商人、好色诲淫、虐待辽民、谄媚魏阉、掩败为功、观望养寇。
崇祯帝闻知此消息愕然,因为东江总兵毛文龙,驻守在鸭绿江东皮岛等岛屿上,长期袭扰金寇后方,屡立战功,颇受明廷倚重。毛文龙亦有先帝天启皇帝所赐尚方宝剑,长期镇守岛疆,沟通朝鲜,虽有时不受节制,但屡立战功,军功和威望不小,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惊讶于袁崇焕行事,但崇祯帝并没有责罚,反而下旨安抚袁崇焕,可能是因为还对他“五年平辽”的承诺抱有希望。然而,就在崇祯二年十月,金国大汗黄台吉在西征蒙古的时候,突然改变路线,南下攻略明边境。明边军关隘失守,帝国长城被打开缺口,贼寇一路劫掠,向京师扑来。各地明军赶紧响应,山海关总兵、平辽将军赵率教急来阻拦,于遵化城外匆匆与金人交战,赵总兵身中流矢而亡,麾下所部全军覆没。随后遵化城陷落。袁崇焕也从宁远赶来,但未能阻止金人继续南下。十一月二十日,金人兵临顺天府城下,京城内百姓官员一片恐慌,崇祯皇帝也心急如焚,急召各地勤王。袁崇焕率明军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