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幻侠小说 > 新秦秘史最新章节 > 7.7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新秦秘史 7.7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第七卷:浩瀚烟同波,唯留诗与书

第七篇:赤血丹心空自许,大业垂败尽内奸

(尽心尽力则无怨无悔)绍兴失陷,鲁王逃难,清军兵锋直指福建。位于福州的隆武帝,心急如焚,想要有一番作为,可所依靠的势力郑芝龙,却做起了投降清军的打算,表面上看各地奉隆武帝为主,但隆武帝其实毫无实权,只能寄希望各地军阀或有能听调者,尤其是盘踞湖广的总督何腾蛟,部下十数万,如能合力阻击清军,或未可知。结果何腾蛟按兵不动,还想着怎么保全势力,致使江西、湖南多地轻松落入清军之手。

此前,在隆武元年时,大明老臣黄道周见郑氏家族拒不出兵,忧思天下,于是主动请缨。隆武帝大喜,但苦于无兵无饷,只有口头支持与褒奖。黄道周于是散尽家财,回乡招民作兵,多以锄头、扁担为武器,被称为“扁担军”。此时徽州地区有大明忠臣金声,在积极抗清,被清军围困中。黄道周闻讯即刻率人前往支援,结果消息不通、情报不明,未能及时解救,金声被俘,英勇就义。黄道周被学生出卖,在婺源遭受伏击,被俘送往南京。降将洪承畴来劝降不成,被黄道周写诗讥讽道:“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隆武二年三月初五,黄道周英勇就义,死后被发现衣内留有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大明孤臣黄道周!”

清军在博洛的带领下,平浙入闽。而听闻黄道周被俘,在福州的隆武帝终于按耐不住,撇开郑芝龙的阻挠,携数千人取道延平,意欲逃往江西。隆武二年八月末,隆武帝被清军追上杀害,一位生不逢时、未能施展个人政治才华的明君就此陨落。在郑芝龙的投降政策下,清军轻松入闽,清军主帅博洛派人招降郑芝龙,其子郑成功晓以家国大义、仍劝阻未果,只好率军前往金门继续抗清事业。果然,清人违背约定,没有封他为闽粤总督,而是将郑芝龙迁往京师,在眼皮底下好看管。对于其子郑成功的坚定反清事业,清贼最终迁怒其父,在隆武帝驾崩十五年后,清贼斩杀郑芝龙及其亲族于京师菜市口。

隆武帝被害,消息传至广东,当年十月十四,在肇庆府拥立桂王之子:永明王朱由榔监国。此时,清军已占领福建与江西南部,兵锋直指广东,见此情形,永明王朱由榔没有死战之决心,随即率众臣于十月二十日逃奔梧州。然而,永明王才走,留在广州的百官士大夫群龙无首,便奉请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监国,很快,唐王在十一月初二宣布监国,三天后又正式称帝,并改明年为绍武元年。唐王朱聿鐭,是按所谓兄终弟及的原则继位称帝,但仓促称帝,实力远不够,还要招揽海盗,借他们的力量强化绍武政权。唐王称帝的消息很快传到梧州,永明王政权上下又惊又怒,很快回到肇庆府,于十一月十八日登基称帝,改明年为永历元年。这小小的南明,又发生了内部对抗。永历帝立即派人前往广州,要求其取消帝号。结果绍武政权,斩杀来使,并派军攻打肇庆府。永立政权随即调军迎击,双方爆发交战,而就在双方自相残杀之时,佟养甲、李成栋已率清军踏入广东境内。

广州城有内奸引清兵入城,而绍武政权精锐军队正与永历帝的明军交战,广州防务空虚。很快,清军攻破广州,唐王朱聿鐭及其所部首辅苏观生自缢殉国。听闻广州沦陷,永历帝于十二月二十六日再度逃离肇庆府,前往广西梧州避难。永历元年春正月,清军在李成栋的率领下,不久攻破肇庆府,进逼梧州。永历帝仓皇逃亡桂林,不久又从桂林前往全州,当时全州刘成胤自恃有功,独断专行,永历帝封其为吴国公,有挟天子而令诸侯之意。很快,清军攻破常德的消息传来,全州也不再安全,留守在桂林的瞿式耜奏请永历帝返桂林。而这时永历帝才发觉刘成胤有携帝投降的意思,赶紧逃走,五百明军断后战死,永历帝总算捡回一条命。刘成胤挟岷王投降清军,不过他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第二年就被诛杀,搜刮的大部分财物落入孔有德口袋里。

到了永历二年正月,原左良玉部将、现清国江西提督金声桓,因利益不得,又被江西巡抚、巡按勒索,遂在南昌杀死清国江西巡抚、巡按,并宣布反清复明。而另一边,李成栋攻克梧州后直扑桂林,但在瞿式耜的坚守下,李成栋未能如愿。又恰逢广东各地反清志士活动极为活跃,肇庆、广州皆遭义军围攻,佟养甲在广州向李成栋发出告急信,李成栋遂撤回桂林的大军,回师广东。广东的义士们,在清军夹击下,没有得到有效支援和响应,逐渐被剿灭。但在剿灭义军的过程中,曾经作为李自成部将反明的李成栋有所动摇,但主要原因还是私利,与佟养甲因平定广东而争功却不得,清令特封佟养甲为两广总督,李成栋被封为两广提督,位在佟养甲之下。由是二人渐生嫌隙,李成栋自认为“军功赫赫”,不甘落于佟养甲之后,慢慢考虑反清举义一事。永历二年四月,李成栋在广东宣布反清复明,奉永历帝朱由榔为主。李成栋派兵捉杀佟养甲等人,广东重归大明,李成栋还将朱由榔迎回至广东肇庆府。

江西、广东等地举义归明,抗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