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凶宅诡闻录 第三章 流逝的异域情感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这些还算是小事,关键是,有些男人为了不负一家之主的顶梁柱称呼和担当,拿自己生命去换钱的行为,经常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一幕幕上演。
只要工资高,脏乱差的环境对男人们来说算不了什么?
为了能多赚钱赚多钱,顾不了个人生命健康的安危。什么高危险的工作,只要在高工资的回诱惑下,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薪酬到位,男人们便是自告奋勇。
也不乏其有女人们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和男人同样的付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里,我们没有性别歧视。为了家庭和孩子,奋不顾身的女人比比皆是。
在单位,李湘怡经常看到自己身边的男女同事、男女邻居,明知道工作环境有害身体健康,还是因为高额工资的诱惑,不计后果。
有的是因为不知道危险系数大小,有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宁愿舍弃健康,决不放弃赚钱的机会。比如化工厂、农药厂、塑料制品厂、铸造厂、钢铁厂、光伏产业基地、粉尘、有害气体的污染等等。
别看环境卫生的大旗天天扯着吹嘘,真正的要想附合环境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去做,哪一家企业休想达到标准。
环境卫生,成了相关部门的一种揽财手段。只要请客送礼到位,走走过场,搞搞形式主义便是一了百了。
要想生产加工环境对人体无害,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在环境监察部门的督促下,有些生产过程中难以杜绝的危害个人身心健康的因素得以控制。那也只是暂时性,治标不治本的应急处理。风声已过,依旧我行我素。已经成了企事业单位和环境卫生监察部门打游击战的惯例。
因此,生产环境对不达标企业违章操作对人体形成的伤害,始终都在。
资本投入,以效益和扩大再生产,以及低廉的人工成本来获得回报。利用传统工艺上马的技术含量不高的中低端产业链,基本上从发达地区,逐步转向边缘的工业产值比较薄弱的、经济基础比较落后的不发达地区。
比如江苏的苏南苏北,全球五百强企业大多选择江南五市。
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蓄电池企业,大多迁往苏北。
所以,你别看苏北在江南的带动下,一座座厂房和工业园区拔地而起。其实质都是江南淘汰企业迁往苏北,重污染,重伤害的有毒有害化工企业,纷纷在苏北安家落户。
没办法,不是苏北地方政府不知道污染的危害性。
而是处理重污染企业来苏北以外,其它企业不可能选择苏北投资。
不是区域歧视,而是受地区天然地理优势和地方政府的不作为挟制。
目睹身边的同事,想着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男人,李湘怡深有感触。
如果我们将人世间最美好的爱情比作春天里的和风细雨,洗刷过后,万物复苏,大地回春,青枝绿叶,到处布满生机勃勃。那么,思念犹好比一漾泉水,一阵微风过后,荡起层层向外扩散的、跌宕起伏的涟漪。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集,此物最相思。”
只有这首诗能代表李湘怡的此时此刻的心情,她多想天天过大年,那样,年到底了丈夫不用自己叫,表示主动回来。她无怨无悔地像伺候皇帝一样地伺候着自己男人孙道良,没半句怨言。也不问他在外边吃苦受罪,还是快活似神仙,所有这些对李湘怡来说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只要他回到自己身边,那就是个好丈夫,能丈夫。
或许,李湘怡不辞辛劳的付出,正是验证了那句久别如新婚的来自灵魂深处的切身体会。
来不及嘘寒问暖,珍惜身边人,做好一个女人应该做的事,便是心安。
望穿秋水,每年春节回来不过区区十多天,留给李湘怡陪丈夫团聚的日子太少了。她来不及顾及询问丈夫在外的日常生活,好好地疼他、爱他,倾其所有地将一个好女人应该奉献的一切,在孙道良回来的仅有的时间内和盘托出。
日思夜盼的丈夫啊·,我李湘怡能做的,该做的,不该做的在你回来的这几天发挥到极致。
永远留给丈夫的,是见到妻子和儿女团圆之后的天伦之乐,人间美好!
给人们的印象,永远是她那挂在脸上的红晕,还有难以抑制的微笑,如同绿叶映衬下浮出水面的芙蓉,绽放着引人注目的和颜悦色,娇柔妩媚。
“嗨,你知道不,我们家男人回来了!就咋天,腊月二十六晚上到家的,嘿嘿!”也不知道自己说出去人家愿不愿意听,尽管自己喜不自禁!明知道与别人没什么关系,却偏偏见人就说,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亦或,她这么做的举动,正是告诉那些平时指着她脊梁骨指指点点人的胡乱猜测:唉,你知道不,听说她们家男人在外有家庭了。据说,娶的是一家富豪人家的千金大小姐,还生了个大胖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