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玄幻大宋:我为青天,执掌阴阳 第012章 包拯反送辽国三道难题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其他官员想委曲求全,求得苟安,那是舔狗的事。
但包拯还没得软骨病。
辽人想息事宁人,没那么容易。
大宋不敌辽国是事实,但不能连脸面都不要了。
以契丹蛮夷的德行,只会得寸进尺,今日的退让,只会换来明天更大的羞辱和欺负。
“包卿,你也想回敬辽国三道难题?”赵祯面色僵硬了一下。
他岂会看不出包拯意欲何为,这是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击报复,给辽人制造难堪。
说实话,赵祯心里有点忐忑。
群臣也并不想这么做。
怕啊!
就怕这群蛮夷不高兴就发动战争。
辽宋双方能有现在的结果,已属庆幸,百官求之不得,也非常满意。
毕竟大宋失去的尊严已经找回来了。
继续让辽使难堪的话,对大宋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哈哈哈,包大人也有三道难题?本使倒是好奇得很。”
耶律雄才格外兴奋,他一直觉得,破解辽国三道难题纯属是包拯走了狗屎运。
包拯的才学嘛……
并不觉得高到哪里去,不过能耍一点小聪明而已。
主动挑衅大辽,那不是明摆着给自己找难看,给大辽羞辱大宋的机会么?
“这么说,辽国敢应战?”
“有何不敢?我大辽虽地处草原,但天文地理、经史子集、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无一不通,包大人尽管放马过来!”
“耶律将军未免言过其实,包拯却是不信。”
包拯唯恐天下不乱,尽情地刺激耶律雄才,目的就是逼其不得不接招。
一旁的庞籍心里冷笑,实在不明白包拯脑袋里是不是进了水,挑衅辽人,简直不知死活!
在庞籍心里,大宋会不会在辽人面前丢人无关紧要。
大宋从上倒下,哪一个不是辽人的奴才?
彼此心照不宣罢了!
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包拯怎么死。
包拯不死,就是永远的绊脚石,他庞籍活得就没有滋味。
“包拯,你存心想挑起辽国的战争么?”庞籍故作凛然道。
谁都听得出来,庞太师想借辽人之手杀包拯!
哪怕理由冠冕堂皇,也没人相信,他这样的大奸大恶,会为大宋着想,无非公报私仇而已。
小人报仇,从早到晚,果然一点都没说错。
“包拯不太明白太师之意?”包拯泰然一笑。
“你不明白,我看你明白得很!”
“大辽使臣远道而来,乃大宋之贵客,理应奉若上宾!”
“老夫倒想问问,你处处和大辽使臣作对,是何居心?”
“老夫看你分明有意挑起两国战争,如此居心叵测,图谋不轨,该当何罪?”
庞太师掷地有声,一副正义凛然,一心为宋辽友谊着想的态势。
谁都知道,他这是想借刀杀人,将包拯往火坑里推,却偏偏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来。
包拯这次也是怒了,自己一心为大宋立威,老贼倒好,脸都不要地为敌人张目。
老子也不是好欺负的!
包拯略一沉吟,直接“回敬”道:“太师先前代太后和陛下发号施令,一心想除掉包拯。”
“如今又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为辽人张目,当真是大宋的好臣子。”
“依包拯看来,太师也不用拐弯抹角,不如直接将赵宋江山拱手送于大辽?”
“如此一来,太师以后便彻底和大辽成为一家人,岂不美哉?”
字字铿锵,字字诛心,不似刀却胜似刀。
每一个字眼里,都彷如定时炸弹。
大殿上顿时一派死寂,落针可闻。
朝臣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心知包拯和庞籍乃是狗咬狗,互掐报复。
原以为庞太师已够狠毒的了,孰料包拯丝毫不遑多让,比庞太师更阴险毒辣。
群臣心里都莫名想笑,庞籍这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遇到包拯,是他的不幸,怕是要倒大霉了。
庞籍整个人都懵了,心里不由得一慌。
先前包拯给他安一个“犯上作乱”,现在又安一个“勾结辽国”,两大罪名都足以灭族。
饶是权倾朝野的庞籍,一时间也有些招架不住。
庞籍委实不敢相信,短短三年时间,包拯这个愣头青就变了一个人,如此之老辣阴毒,学会了反咬。
“简直一派胡言,信口雌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