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历史小说 > 学校建设记最新章节 > 第二十九章 新镇初期的交通和住宅(附述)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学校建设记 第二十九章 新镇初期的交通和住宅(附述)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1.临时调任

大家好,我是马启瑞。没错,就是我。

前面我也出现过,那时候我只是中学的一个书记员。没想到啊,现在调到了镇政府,负责的还是数据的计算。

之前在学校的时候,好歹跟同事学习过数据的统计,现在做起来轻松多了,不再是一开始的一脸懵的状态了。

但是,我又不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干这活吗?

既然我的校长兼镇长没意见,那我也不客气了。

来了这里以后,我才发现我有多重要。才几天时间,就跟这里的人混熟了。特别是跟这群人中的老大:樊泽凯。他居然也爱看埃万·拉索加的作品,难得遇到同道中人。虽说这是一个小众作家,但我敢保证,一百年后一定会名垂青史的!

要是他小说出版得多一些的话,说不定用不了一百年就能达成这个成就了。

“你是不是有作家梦?”

我还真的想当作家,你想想,作家可以不用上班,有空就写作品,不高兴了就可以去旅游,去放松,简直是我的理想生活。

“以后你不要说我认识你。”樊泽凯还露出半脸不屑半脸无奈的表情。

我知道他这只是假生气,内心实际上巴不得这样。

就是要哄一下,没办法,能书友的概率太低了。

话说回来,这些数据我也能看吗?

“既然你都来这里干活了,那我们肯定就把你当作镇政府的一份子啦。”

镇长能这么说,让我很感动。不过报酬怎么算?

“你既然来这里工作了,总得给你一份工钱吧。”

啊?居然能领两份工钱。

收下我的膝盖吧,我从来没见过能领两份工资的人。

以后就接着加油吧,这样我就可以早点退休啦。

-----------------

2.新镇初期的交通和住宅

我是卜素庵,我是这个村的村长,这个村具体叫什么村我也不知道,所以就只好说“这个村”了。

我们这儿啊,生活简单得很,清早去干活,晚上回来,一天吃两顿。

虽说是种地是体力活,两顿饭也还算凑活,能填饱。

我们这儿的房子啊,大部分都有些时间了,祖辈住完到父辈住,父辈住完到我这一辈住,像传家宝似的,应该说这就是传家宝。

那么多年了,也没多建些房子,其实也可以说是没钱建。

不止我们家这样,附近也没看到有什么高的房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家旁边多了个工地,然后就是一些很高的房子开始盖起来。

一层、两层、三层、四层......

数不过来。

算了,懒得再数。

后来才知道,那是一座新的学校。

学校?一层楼够用了吧,又没什么学生,要那么高干嘛?

我们村的小学就是一层楼,有几十个学生吧。

学校开始搞起来以后,这里附近慢慢多了不少人,工地里的工人偶尔会来问我们村民购买一些蔬菜水果什么的。

刚开始是他们主动问,有几个胆子大的瞄准了这是个好机会,于是学校旁边就开始出现了小摊。

一开始,小摊只卖些蔬菜水果,后来还出现了代做饭的服务。可能是有工人不愿意吃工地饭堂吧。

相比之下,与其把农作物低价被收购,大家都觉得直接出售更好,这样利润更丰厚嘞。

于是学校附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摊。

“村长,快来!”有几个人兴冲冲跑过来找我。

“怎么了?”

“别废话啦,快跟我来!小摊那边打起来了!”

到了现场,看到村头孙大娘跟另外一个小姑娘在胡扯头发。

“你先松手!”

“你才先松手!”

两人互不相让,一旁好几个男人看着,不敢上前劝架。

看来只能我来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把这件事平定下来。

原来是因为摆摊地方的问题啊,可以理解。

毕竟人会偷懒,下班的工人总是希望就近购买东西,所以离学校越近的摊位就显得越抢手。

这两人就是为了抢这最好的位置,才打起来的。

知道了问题所在,接着就是要想想怎么解决。

想了好久,才想到了解决办法:收租金。

一开始大家都不理解,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反正是对面学校的校长建议我这样做的,好像校长是姓李吧,我有点忘了。

不管怎么说,没想到这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