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学校建设记 第七章 初创时期(三)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暑假正式开始,李与明李常同父子两人忙碌了起来,在又跑了州政府一趟后,又把许可证和所有相关证明办完。准备工作才宣告正式开始。
李与明先通过州政府,当天就联系了几家生产水泥的公司,一起在州政府里商谈。结果当天就签订合同,购买200多吨重的水泥,还在另一家州有企业中购买了钢筋和沙子,还买了不少的其他建筑材料。
李常同待在州政府里,草拟着雇佣工人的广告:
招工广告
学校建设需要大量工人,现特此招收。
1、普通工人招收总数为300人,职位不限,基本工资按照50元每个月计算,绩效工资另算,绩效工资按时计算。
2、建筑行业技术工人,招收不限,择优录用,能自带设备为宜,薪资面议,以个人能力为衡量工资标准。
3、工地管理人员,招收5人,有经验者优先,工资面议,以个人能力为主要衡量标准。
有意者请联系xxx,或来到上红州政府业务办理大厅一楼现场报名,详细情况请当面咨询。
报名时间:七月二五日至八月十日早上九时至下午四时,招满即止。
拟定完成后,李常同用州政府的打印机,塞了百十张红色的打印纸,把这一份通知打印了一百来份。
李与明那头签订完合同,又马上找来了州立建筑设计院的人员,在设计着建筑图纸。
到了提要求的时候,李与明详细的说出建筑的构思:“首先,一进校门肯定是一栋教学楼,然后这栋教学楼后要有连廊与教师办公室相连,教师办公室要与三栋教学楼相连。就像那吊起来的风扇,中间是圆的,外侧是长条的。”“不,不是这样,长条和圆之间是连廊相连,不是直接接触。每层五个教室,要有六层离中心最远的地方应该要有厕所。”“不对,还有这里,这块空地是宿舍。那,那里,应该是宿舍......”
最后连操作人员也有点不耐烦了,就对李与明说:“行了行了,你先去画个草图,不用很精准,画个大概位置就行,并写上用途。明天再叫我们吧。”
父子二人回到家,一起商量了学校的构想,又是整晚没睡。二人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部分参照了李与明的方案,但是有补充和修改。是这样的,每层有十个教室,按照正六边形放置,而教室办公室的位置正如李与明提出的意见,厕所每层有两个,而六边形还有两条边是空着的,这两条边安放实验室、厕所、楼梯、电梯。
宿舍楼就放在学校的西面,紧邻着即将规划建设的道路。饭堂为了方便学生,安排在紧邻着宿舍楼旁边的位置,也同在西侧,而操场和升旗台肯定就安排在东侧了,几乎所有学校都是这样。
然后绿化问题,教学楼与办公室之间就是绿化,并且教学楼外侧也有环状的绿化,剩下的绿化就是零星分布了。而学校四周规划的是墙,而且是有电网的墙。
不过这时候父子二人发现大问题了,自己的学校连招收多少学生,招收多少老师,学校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办呢,只能明天跑州政府一趟了。
结果又跑到了州政府,干脆就直接把工程交给州政府去办了。“什么?你想直接把工程交给州政府统一建设?这可以倒是可以,但是你们真的愿意吗?”州长想笑,但是忍住了。“这样吧,还是要组织人员开会。”州长提起桌面上的电话,直接拨了几个号码,接听:“喂,是州工程局的吗?麻烦派人来州政府一趟,要建一所学校啊!”
电话另一端:“他们不是要自己承建吗?”“是,但他们改主意了,现在他们想找你们单位去承建,可以吗?”另一端:“当然可以,什么时候来?”“现在就来吧。那好,他们就在这里,对对对,等你过来,最好快一点,就在我办公室,好好好,就这样。”
张晓亮:“你看,工程局的人员很快就来,先坐下吧,先喝口水。”一边指着座位。
“你们为什么又突然改了主意了?”张晓亮问。
“不是,我们也实在是外行,也不会干这个。深思熟虑之后就决定找你们,你们一方面是国有公司,质量有保障,另一方面也省得我们去打理。”
会议又开了一天,仍旧没有什么进展。
其实李与明和李常同两人哪有想过要把工程交给州里的工程局啊。尽管这办公室对二人而言都很熟悉,但是毕竟这是州长的办公室,气场还是有的。父子二人一进了办公室也就像犯了失声症一样,非必要时刻都不会回答。这也实在难为了父子两,因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根本就是外行,而且不止是建这所学校是外行,而且经营管理、思想教育两人也是一清二白。
而这样的结果是不仅学校建不好,而且即使学校被建好了学校也没人会管理,总不能让临时调任的管理人员去挑大梁吧。这不现实,并且这对州政府也没有任何好处,学校经营不好,最终也只能收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