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8小说 > 灵异小说 > 寻访山海经最新章节 > 第二章 神秘合影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换源:

寻访山海经 第二章 神秘合影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这是张黑白合影照,几十年前的照片大都如此。其中之一是张越之,比白天那张遗像要年轻些,约摸五十几的样子,而我之所以惊讶是因为我认识他身边那个人。

三十年前,著名科学家裴儒林在罗布泊考察期间神秘失踪,引起国内外轰动一时,此后数十年此事一直是神秘悬疑类的热门题材。有段时间我对此非常感兴趣,读了大量有关文章,正常推理的,玄幻灵异的,神鬼莫测的……真真假假,难以分辨。那段时间裴儒林的照片看了不少,所以一眼便认出他来!

我心砰砰直跳,为什么张越之会有和裴儒林的合影?他们认识?那么多关于裴儒林的资料,好像从没提到张越之三字。据我所知他们一个是生物学家,一个是历史学家,专业上八竿子打不着一起。把照片翻到背面,背后写着一行钢笔字:赠、越之教授留念。裴 1980.5于米兰农场。

1980年5月,正是裴儒林进入罗布泊前夕,这时张越之居然也在罗布泊!!!???

这怎么回事?我再也按捺不住狂热的好奇,打开日记翻看起来,一个小时左右大致浏览完毕,就这短短一小时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其实其中许多内容是我没兴趣的学术问题,张越之也不是每天都写日记,有时隔个十天八天是常有的事。日记从1979年到1985年,囊括近六年时间,对自己生活记叙不少,不过对裴儒林和罗布泊有所提及,这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比如1980年3月某天,收到来自“裴”的一封信,信里“裴”直言需要张越之的帮助。4月出发前往罗布泊,先与“裴”见面,随即赴WLMQ参加会议,4月底在米兰农场再次见到“裴”。接下来时间跳到了9月,一连好多天张越之都对“裴”的失踪表达了迷茫和疑惑,字行里充满焦躁不安。我猜测张越之多少应当了解当年裴儒林失踪背后的秘密,因为其中有段话这么写的:难道他真的找到那里了?那里有什么?将来又会怎样?

日记本最后一页用炭笔画着一副极潦草的图,从上到下弯弯曲曲一条黑线,线上有几个三角形四边形五角星等等标记,两侧画的勉强能认出是花草树木,看不出什么意思。

现在基本可以断定张越之是知道一点裴儒林的秘密的,比如说他去的“某个地方”。那堆灰烬里该是烧了多少秘密啊?转念心中一动:灰中既然能抄出没烧掉的日记本,会不会还有其他东西?想到此我再也躺不下了,迅速下楼去找大宝。

大宝和我一样是夜猫子,这时还在网游。我把事情前后经过告诉他,他也是好奇心重又爱玩的人,马上表达了加入的热情,同时还告诉一件事:张越之所有遗产都已捐出,包括住的房子,明天就有人要来接收房产。

事不宜迟必须连夜行动,明天接收的一来,里外一清理只怕毛都找不到一根了,于是我们马上开车前往张越之家。

时间已过了十二点,虽然下着冰冷寒雨,但已夹杂着片片雪花,等雨停雪就开始变大,相信明早整个城市就是一片银装素裹。我和大宝现在无心欣赏雪景,只想马上飞到目的地。好在寒夜里城市车辆行人稀少,本来四十分钟的车程二十分钟就到了。

我留了个心眼,把车停在张宅几十米外的路边,然后走路过去,毕竟这勾当不合法也不好听。大宝从门框上摸到钥匙打开门,进门前我四下观察,周围十分安静,只有街对面有个穿白色羽绒服的女学生撑着伞慢悠悠走过,这是高校区,附近大学多,有学生过往再正常不过了。

屋里陈设一如白天所见,离开后没人再来过。遗像上张越之依旧在笑眯眯地望着我们,但在这深夜看来总觉得冒出阵阵诡异。

我暂时没动屋里,直奔屋后小院。灰烬还在,只是被雨水淋透了,我拿着铁棍仔细翻动,大宝在一旁帮我打手电。翻了好久,发现里面烧的很干净,一点残存纸片都没有。我很奇怪:烧这么彻底,为什么日记本能保存这么完好?倒像有人故意塞进残火堆里捂着,他这么做目的是什么?

大宝低声问我,怎么样老林,扒灰扒得开心不?

这时实在无心玩笑,大宝又说,上二楼去,那是张越之的书房卧室,说不定能找到有用的东西。

我惊讶地抬头,你怎么知道?你去过二楼?

“你不知道,那些书本来堆在二楼大书房,你来之前是我一个个把它们搬下来的。”

“我靠!不早说!”我挺佩服他居然一个人能把那么多重箱子全搬下楼。于是马上跟他上到二楼,这才发现所谓的“大书房”是真的大,一楼有的面积在二楼除了一个卫生间通通打通成一个超级大房间,沿墙都是高高的书架,不过此时都已空空如也,靠窗摆着一个书桌,书桌旁有张小木床,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书桌收拾得干干净净,几个抽屉没有锁,打开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大宝没闲着,围着书架仔仔细细寻了一遍,什么都没发现。

大宝心有不甘,却不得不承认现实:“看来多心了,确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