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影视:人在南庆!纳妾范若若 第11章 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李承天心中,只认两位对手。
一个是便宜老爹庆帝,另一个则是这世界故事的真正主角范闲。
其他人,就算声名显赫的大宗师,他也从未放在眼里。
对于李承天来说,大宗师级别的人物,根本不值一提。
……
几日之后,李承天领着王问步入文书院。
这里,一眼望去,皇亲国戚、名门望族的子弟汇聚一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皇家之中,并非仅有庆帝一支血脉,还有众多的皇族分支。
因此,在众多皇子中,还有很多李承天未曾谋面的陌生脸孔。
哪怕有文书院专人为大家一一介绍,李承天也懒得去记,毕竟这些对他而言无关紧要。
不过,也有一些熟面孔映入眼帘,有的年长于他,有的则更年轻。
六岁的林婉儿,她的密友叶灵儿,以及七岁的范若若,还有范闲的弟弟范思辙。
这时的范若若还没去到范闲那里,
于是也来到了文书院,接受教育。
在原剧情中,她只在范闲那里待了几个月,并不长久。
此外,就是几位名声或大或小的兄长们了。
大皇子李承安,二皇子李承泽,太子也是排行第三的李承乾,还有李承平,最后自然是他自己。
环视一圈后,李承天默默地走向一旁。
他和大多数人并不熟络,年幼的他,上面的哥哥们也不愿带他玩,他本身也无意参与其中。
如此一来,你不愿,我也不愿,彼此间不过是擦肩而过的缘分。
虽同血脉相连,却形同陌路。
要说稍有交情,勉强能称为朋友的,恐怕只有这位爱炫耀的羊驼发型的二皇子李承泽了。
按理说,他该是三皇子,但谁让大皇子是宁贵妃之子,
因某些缘故,无法继承帝位,加之太子李承乾已登基为储,这才排到了现在的位次。
李承天与他相熟,自然是因为他们的母亲淑妃娘娘,一个母亲养育两子,不熟都难。
“哎呀,想不到小五也会来文书院,平时最会讨母后欢心,今天难道还想在这院里大出风头?”
李承泽背着双手,摆出一副高傲模样,踱步来到李承天面前。
他的眼神,还斜斜地盯着李承天。
李承天懒得搭理他。
见李承天不语,李承泽自觉无趣,也不再言语。
两人就像在玩“一二三,木头人”一样静默相对。
“唉!”
李承天心里叹气,归根结底,大家都还是孩子,都是被老皇帝逼的。
不然,怎会成了后来那样心机深沉的模样?
羊驼二皇子的话,李承天铭记于心。
寻常人家争斗不过,不过是家产少分些,而他们帝王家,争不过可就是要丢掉性命的!
李承天心里还真有些害怕。
最是冷酷无情帝王家。
因此,他要紧紧握住自己的命运!
……
不久,文书院的课程开始,皇子们纷纷就座,各安其位。
上午学习的是四书五经,各类古籍。
因为这里的天地早就不是以前那样了,是大灾难之后兴起的一个新文明。
所以,像杜甫、李白这样的大诗人是不存在的,反而出现了一些别的文化诗人。
特别是南方庆国在文坛这边,历来势力都不强。
这样一来,这些文人呢,也就只是略懂皮毛,刚刚够格,勉勉强强能拿出来展示一下罢了。
也因此,很多皇子啊,贵族家的孩子们,对这事儿都不太上心,也知道这些老师的斤两。
到了下午,学的东西可就不一样了,那可是南方庆国真正的重头戏,武术的核心内容。
南方庆国是靠武力立国的,有些偏好武力的味道。
虽然不至于真搞穷兵黩武那一套,但皇帝重视,资源往这边倾斜,朝廷的风气也就跟着变了。
所以上面怎么干,下面就跟着学,大家心里都有数。
文书院设立起来差不多有一百多年了,所以在这里教的东西,早就熟得不能再熟了!
上午学文时,李承天记忆力超群,看一遍就记住了,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发呆神游了。
最让他头疼的是小孩子的身体,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脑子里没啥杂七杂八的想法,最多就一两个念头转来转去。
没激素刺激,他也无可奈何,除了欣赏美,其他啥也干不了!
而到了下午学武的时候,李承天就像个海绵,不知疲倦地吸收能学到的一切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