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一品奸臣 第10章 一锅端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白锦楼极为低调,堂堂知州,随行只有七人,除了一名老仆外,余者皆是护卫。
掌执鞭以趋辟,一名护卫打鞭吆喝,百姓无不退避。
白锦楼从客栈换上了官袍一路来到县衙,短短不足三里的路,惊动了全城,城中乡绅、读书人,跟随后方亦步亦趋。
马岩带着随行将士候在衙署之外,本是围在外面看热闹的百姓已被驱离远远避开。
六神无主的郭尚文带着一众属官站在马岩身后,炎炎烈日,冷汗止不住的流淌。
再看站在郭尚文身后的赵勋,脸上并没有任何喜悦之色,反而带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此时的赵勋已经想明白怎么回事了,阴差阳错,自己随意卖弄一番,竟卖弄到“正主儿”身上了,因此引得知州白锦楼青眼有加。
站在旁边的祁山兴奋的说道:“少爷,您是走了大运气,竟真碰见了知州大人。”
“运气?”
赵勋微微摇了摇头,是啊,运气,这一次是运气,下一次呢,两世为人,难道每次遇到麻烦,遇到有人使绊子,都要靠运气化解吗,运气,早晚会用完的,上一世他就认识一个倒霉催,中了彩票二等奖,刚走出领奖大厅,出门就被大卡车给撞死了。
一个小小的县令,大庭广众如此肆无忌惮的污蔑无辜之人,并且还是一个举人出身的读书人,险些令他父子二人破门灭家,这一次化险为夷是因运气,下一次呢,幸运女神不会永远眷顾着他。
赵勋抬头望向前方郭尚文的背影,嘴角呈现出一种并非笑容的弧,轻声呢喃着。
县令大人,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莫怪本少爷无情了。
此时官轿已是落下,马岩快步迎上前掀开轿帘,低声与白锦楼交流着,将所了解的情况说了一遍。
白锦楼面露诧异,着实没想到如此惊才艳艳之辈并非官员亲族,而是商贾之子。
片刻后,身穿官袍的白锦楼走出了轿子,目光阴沉扫向衙外诸官吏。
要么说人靠衣装马靠鞍,美女主播靠美颜,紫色官袍略微老旧,上绘飞禽腾云,腰缠代表从三品金玉带,随从手托三梁进贤冠。
除远远让开的百姓外,官吏、衙役,无不躬身施礼,连偷看一眼都不敢。
下了官轿的白锦楼并未走进衙署,扫向诸人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了赵勋的身上。
似乎是感受到了白锦楼的目光,赵勋抬起头,一老一少,四目相对。
赵勋摆出了一副自以为很舔狗,很谄媚的笑容。
白锦楼也笑了,原本像是慈祥的笑容,或是因官袍衬托,或是因那正的发邪的面容,也或是因说不清道不明的威势,笑容又显的略微肃穆。
“大人。”早已是冷汗打湿了全身的郭尚文快步走上前去,声音颤颤巍巍。
“下官肃县县令郭尚文,见过大人。”
弯腰施着礼的郭尚文壮着胆子抬起头:“下官侄儿不知为何,被…被…被马将军麾下押入了大牢,下官敢问,下官侄儿何罪之有?”
白锦楼凝望着郭尚文,足足半晌后,冷声开口。
“本官听闻,郭晋安自幼读书,是也不是。”
“是,是是,大人说的是,下官侄儿聪颖好学,熟读四书五…”
白锦楼打断道:“哪家书楼书院,先生又是何人。”
“这…这…晋安自幼都是由下官教授诗文的。”
白锦楼眼底掠过了一丝厌恶,没头没尾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诗如何。”
郭尚文愣了一下,随即下意识道:“好,好诗,好诗好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又如何?”
“额…好,好诗好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如何?”
“好诗,好诗好诗。”
郭尚文如小鸡啄米似的点着头,张口只有“好诗”二字。
“郭县令。”
白锦楼终于不念诗了,脸上满是毫不掩饰的失望之色:“人之能为人,由腹中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郭尚文满面茫然,没听懂,正如他听不懂刚刚那些诗词一般。
“本官入肃县时遇了百姓,百姓言,你这肃县县令实为草包,本官不敢尽信,却又心生疑惑,见了举人赵勋,误以为他是你那侄儿郭晋安,观他文采斐然,本官还当是误会于你,现在方知…”
顿了顿,白锦楼朗声道:“你这肃县县令,的确是草包。”
这“草包”二字厉声厉色,郭尚文如遭雷击,摇摇欲坠。
一语落毕,身材枯瘦的白锦楼一把将郭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