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色灰蒙蒙的,阴云密布,仿佛一块沉重的幕布笼罩着大地。
天上的雨欲下未下,似在犹豫徘徊。
清晨的雾气浓郁得如同放了烟一般,让人看不清周围人的模样。
如今已然是十月,江南的天气也渐渐冷了起来。
“天是冷了,可也不至于穿棉衣吧。”
陆无为身上套了三层棉衣,热得直出汗,关键是行动也极为不便。
慈母只是借着烛光继续为他扣着扣子,低着头,似乎不想让人看到她的表情。
“听娘的吧,咱这边还好点,等过了山海关,天可就越来越冷了。”
随后,她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停顿了许久终究没说出口。
只是又把一大包煮好的鸡蛋塞进行李。
这时候,门被推开,陆宣走了进来。他看了两人一眼,说道:“时间差不多了,该走了。”
这句话刚落下,陆无为便看到自己的娘掩面走了出去。
陆无为大概能猜到她的表情。
毕竟自己每次离开家,她都是那副不舍的样子。
只怕是这次更为严重吧。
陆无为提上行李,路过陆宣的时候说道:“跟我娘说下,只是出趟远门,很快就回来,让她不用操心。”
陆宣回道:“这话留着,等你下次出门时,再亲自跟她说吧。”
上了马车,陆家许多人都围在门口送行。
然而,说话的人却没几个。
毕竟该说的话,都在昨日已然说尽了。
如今再说什么,似乎也没有了意义。
随着马夫一扬马鞭,清脆的声响在空中回荡,车轮嘎达嘎达地转了起来。
在夯实的土路上,留下一道浅浅的印子,但很快,因为那浓郁的浓雾,那印子消失在陆无为的视野中。
陆家的大院渐渐变小,边远。
最后,只剩一个梁角还能模糊分辨,融在白蒙蒙的雾气中,看上去就像是天空里拱出了一块瓦。
家人的身影逐渐难以分辨,慢慢的,只剩几个黑乎乎的轮廓。
从一片,变成两个。
最后,什么也看不到了。
雾消了又起,路边的场景不断变化。
不知道过去了几天,多湖多江的江南,已经被陆无为远远地甩在脑后。
周围的大地从平原变得多山,景色也愈发不同。
“少爷,太太叮嘱您,多往家里写信,就算没事说,只是道个平安就行。”
陆无为不是很喜欢这种感觉。
搞得跟生离死别一般,好像自己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不过不知为何,他的心头此时也有些沉重,仿佛被一块无形的石头压着,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
这种沉重的感觉一直持续到与另外两家汇合之时。
津门。
一处宏大商铺前——这里乃是王家的家族产业。
吕家的人早已抵达,经过上次陆家寿宴一聚,面前的几个人也都不再眼生。
正是不久前才见过的吕家双璧!
“不是吧,陆老爷这么抠门?你们陆家就来了你一个?”吕慈言语中带着几分调侃。
“老二,少说两句,陆少爷的本事你又不是没见过。”
教训他的自然还是他的哥哥吕仁。
随后,吕仁上前几步,客气地说道:“陆兄,又见面了,咱们缘分果然未尽啊。”
“我给你引荐一下,这位是我三伯——吕天雄,六爷——吕锐,三姑父——邹月寻。”
“加上老二跟我,一共五人。”
陆无为倒是没想到吕家居然舍得一下子把两个大公子全给派出来。
他本来还以为,这次应该只有他陆家会出自己这么一个小辈。
剩下的两家出的都会是老一辈呢。
“晚辈陆无为,见过几位前辈。”
陆无为一一跟几位长辈客套了一番,随后看向一旁的王家主,以及他们要派出的人。
如果说吕家能舍得派出吕慈吕仁,会让陆无为感到惊讶的话。
那么当陆无为看到王蔼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恍惚了。
王家的家风向来都是宠溺孩子,竟然会舍得让他来做这种危险任务?
就在陆无为满心疑惑的时候,只见王蔼冲了过来,态度一改之前的憨态可掬,对众人催促道:
“你陆家人可算是来了!我等的花都谢了!那么事不宜迟,咱们赶紧出发吧!”
“石花!等着我!小鬼子敢打我石花的主意!我王爷爷要他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