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忆乡情爱满怀 心中欢喜博士帽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熠熠生辉“博士帽”
清晨,一缕缕金色的阳光洒落下来,披着霞光的鸟儿在绿叶间欢快地跳跃鸣叫,清澈的弘农涧河披着七彩的霞衣叮叮咚咚奔向大海。
冉冉升起的朝阳暖醒了豫西边陲的小城灵宝,荡起了人们心中无限的热情,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像花儿朵朵在阳光中舞动。。。
灵宝,古时亦称弘农、桃林,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近年来又被誉为金城、苹果之乡、道家之源、风景旅游胜地等。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灵宝市经济文化市政建设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幸福感获得感溢于言表。
如今最让灵宝市人民喜欢和骄傲的是屹立于灵宝城西南的体育馆。
从空中俯瞰体育馆它就象一个展翅高飞的雄鹰,从正门望去它又象一顶庄重方正的博士帽。
灵宝人更喜欢叫它“博士帽”,平时这儿是家长和学生们休闲健身的场所;每当开学季高考前,这又是学子们励志的地方,家长和学子们站在洒满金光的“博士帽”前个留影,播下希望的种子。。。
记得七十年代时期的灵宝体育场,大家都习惯叫体校,建在市区新灵桥东的涧河边,占地也就十几亩地的样子,大门是两扇铁栅栏,大门边挂一白底黑字的竖牌子,场子里边只建一幢砖混结构的四层楼房,办公和教练、运动员宿舍都在里边。集训人多时就打地铺,一溜躺下十来个。
体育场一圈的围墙只有半人高,围墙外就是农户的田地,跑道是沙土混铺的,跑道周围也是黄土一片,场内只有几处篮球场地,地面还不平整,更没有条件好点的羽毛球场地和其他运动场地。
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我个子高又参加校篮球队,就被学校的体育老师推荐去体校集训,那时训练项目单一,早晚跑步白天练篮。早起晚睡练得又累又觉乏味,就盼着哪天能快快下场雨,一天就不用训练啦,还可以跑回家和小伙伴们玩一天,妈妈也会改善伙食做顿好吃的。
因为那时只要下场雨,体育场内就到处都是泥水,跑道跑不成,篮球场也打不成球。
如今这顶“博士帽”就是灵宝市运动的标志性建筑。它位于灵宝市西南,金城大道南函谷路东,处在灵宝市新区、老区结合部,占地198亩。
人们休闲娱乐锻炼,举办各种赛事活动已不再畏风惧雨,因为有“博士帽”这柄大爱伞遮挡着。
“博士帽”体育馆于1996年8月竣工并投入使用,主场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拥有5026个观众席位,配套设施有冷机、锅炉,工程总投资7000余万元是市区唯一的一座体育馆。
“博士帽”建有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1个、笼式塑胶篮球场3个、室外篮球场5个、标准门球场3个、青少年户外活动中心1个及相关配套设施,馆内可举办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散打、摔跤、柔道、举重、门球、舞蹈等各种体育比赛和大型文艺表演活动,同时具备展览会和文艺演出的功能,更是市区群众健身休闲运动的主要场所。
“博士帽”投入使用20多年来,先后承办中国女篮甲级联赛、全国男篮乙级联赛、HEN省第六届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南北争霸赛等国家级、省级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各类群众性健身活动、运动会、大型文艺演出不计其数。
早晨,当金色的阳光洒在“博士帽”上时,人们已聚在它的周围,跑步、跳广场舞、打太极;羽毛球、乒乓球场地嘿哈声不断,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的歌声、读书声清脆悦耳。。。
从金城“博士帽”走出去的优秀运动员、工程师、博士后等高材生遍布全国各地,奋斗拼搏在各行各业,谱写了一曲曲金城儿女建功立业,弘扬真善美的赞歌!
“博士帽”在灵宝众多建筑中独具一格,运动标志魅力无限!
“博士帽”是灵宝的骄傲,也是灵宝人民的骄傲!
“博士帽”是时刻荡漾在灵宝人民心中的暖流,如同东升的朝阳般催人奋进,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