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用拳头来应对嘲讽和质疑最有效 第18章 其实我曾经也做错过
如章节排序错乱或空白错误,请点左上角换源阅读。
在孙一览租住的宿舍里,颂查泰点燃了酒精瓶,将涂了厚厚一层药膏的帖子放在上面均匀的烘烤,刚才只是帮你活动了一下关节,不过这淤青嘛,还是要用这个才好得快。
颂查泰用烤好的膏药贴在孙一览身上的淤青上。小孙,我想问问你,你这全身的伤疤是怎么回事,这个恐怕与你刚才的傻练没有关系吧?倒像是被什么人打的。还有,为什么要那样傻练?
呵,疼痛?这点疼痛算什么?比起某些疼痛,我还巴不得用这种疼痛去替代它,三天五天,最多半个月就好了。可有的东西,会足足缠绕你一辈子。我问你,你体会过被人抛弃和背叛的感觉吗?
孙一览这几句话,几乎字字没有精气神,不知道他就是这种悲观性格吗?还是确确实实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如果就让他以这种状态回首往事,无疑是对他的一种折磨。
来来来,我教你一种方法,颂查泰坐在床上亲自做起了示范,先坐直,两腿呈45度叉开,双手掌心向下打平。
看见孙一览仿效得基本上是那么回事之后,颂查泰继续说道,好,现在深吸一口气包在嘴里,双掌慢慢的下放,直至双掌搭在双膝之上,与此同时开始慢慢的呼气,记住,呼气的速度要和双掌下放的速度基本吻合,当双掌完全到达双膝之后,一个流程就结束了。就这样,多来几次。
孙一览草草做了两次正欲结束,颂查泰连忙叫他不要停,他究竟有没有放松下来自己心里有数。
孙一览又做了几轮,直到看到他身上的肌肉纹路完全拉长变松的时候,颂查泰这才点了点头,好点了吗。
孙一览的确感到了一阵轻松,不知道是这种土方法带来的效果吗?还是碰到了这么一个如此贴心的人。
孙一览向颂查泰如实陈述了事情的经过。在K勐还没有成立之前,K市的勐聪拳大多以民间小团体的形势存在,K勐出现后,对民间所有勐聪拳资源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合,那便是通过比赛等形式,把一个普通的分会划分成一线队,预备队和青少年三个部门。
刚开始的时候,神锋分会由于过分追求那些现有的即战力,对于后备人才和青少年的培养就严重滞后了,当其醒悟过来的时候,很多后备人才已经被其它分会瓜分完毕。
就这样,一些各分会都不怎么看得上的余留人物神锋才不得不找一些来完成指标,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着孙一览。当然,虽然基本指标勉强完成,但根据这些人随时可能变化的想法来看,预备队最低人数警戒线随时有可能被触碰。
像孙一览这样的冗余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人员都有一些共同点,一是年龄偏大,很快就容易达到体力走下坡路的年龄,能够参与大赛的机会屈指可数,发展的空间极为有限。二是在其发展的黄金年龄没能抓紧时间练好基本功或者是被糊涂师傅带偏了,导致自己没有大佬那样的肌肉线条,不可能像大佬一样拳脚随心所欲无所不至,动作做到了头自然会被多余的脂肪阻挡回来,也导致技战术能力和意识受到限制而举步维艰。
旁人会以为,这预备队位于三者当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预备队再差也总比青少年要强一些吧?其实不然,在K市勐聪拳职业化刚刚形成的初期,预备队其实是三者当中最糟糕,也是矛盾最大的一个部门,甭说像孙一览这些人,就算是K勐当中预备队实力最强的分会也是如此。
为什么呢,因为如前所说,K勐的首批预备队员大多因为从小没有过硬的勐聪拳基础,发展空间相当有限,如果在预备队呆的时间越长,年龄越大,升入一队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小。而青少年因为年少,肌肉生长暂时没有定型,动作风格尚未形成,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又赶上了职业体育的东风,未来不可限量。
孙一览的女友刘莎莉在神锋分会里是一名赛事检查部的普通工作人员,正是因为这个岗位和选手们的高接触性,刘莎莉很容易的看到那些一线队员每天都生活在风光体面的环境里,相比之下,孙一览显得过于萎缩和寒酸,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失落。所以一直希望孙一览能够升入一队,能够改善两人的生活环境,但是这个要求对于早错过了最佳发展年龄的孙一览来说,未免太过苛刻。
而更让刘莎莉感到不满的是孙一览对这件事的消极态度,虽然比不上那些一线队员的那种有房有车的生活,但孙一览很满足于在预备队的生活,他原本只想在预备队里退役,退役以后,随便混个青少年教练来当不成问题,看到孙一览这种态度,刘莎莉经常怒其不争,差不多每天总把这句陈年老话挂在嘴边,时间一长,孙一览明显感到了压抑,和刘莎莉的感情上出现了细微的裂痕。为了实现刘莎莉想要的那种状况,其实孙一览也争取过,毕竟三年以来,每年的预备队升级比赛他都参加过,但是孙一览即便在这支最差预备队里面,也不属于那种特别拔尖的选手,三次都被提前淘汰,在失落之余同时还少不了刘莎莉那无休止的数落。
一线队和预备队的薪资待遇差别是相当